田疇織錦繡,沃野繪美景。盛夏時節,記者到源匯區空冢郭鎮采訪,看到了一幅村強民富“豐”景圖。
農旅融合激發新活力
記者從馬店村一路向西,只見火龍果園、桑葚采摘園、西瓜大棚等農旅基地在鄉道上有序鋪開。
“紅心火龍果年產量達2.8萬斤。現在正是火龍果的成熟采摘期。”馬店村火龍果種植園負責人范亞克告訴記者,暑假是火龍果種植園一年當中最繁忙的時節。
近年來,空冢郭鎮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整合特色農業、紅色文化等資源,種植小番茄、火龍果、草莓、桑葚、藍莓等,加快發展休閑、體驗、觀光、采摘等現代農業,推廣“觀光農業+休閑采摘”,吸引游客通過采摘、體驗、度假等進行多元消費,增加當地農戶收入。
為進一步挖掘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空冢郭鎮依托非遺項目、紅色文化等資源,推動農業與文化、旅游、康養等深度融合。
在馬店村,“滿江紅小鎮”文化旅游項目正在火熱建設中。“這里有宋代文化一條街、馬店菜刀文化體驗館,還有水上舞臺、游客中心、停車場、親子樂園等,還推出了實景演出、鮮果采摘等一系列特色鄉村旅游項目,旨在將馬店村打造成‘賞美景、看非遺、品美食、逛酒吧、宿古城’的綜合性農旅度假地。”馬店村黨支部書記寧明春介紹。
打造現代農業“金名片”
在空冢郭鎮,蔬菜瓜果大棚和科技含量高的日光溫室隨處可見。
“這個現代農業示范區僅精品農業基地就有8個。”空冢郭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白云山大道、桐樹路、漯舞路、白馬路、唐江河附近,分布著一批草莓、小番茄、火龍果、藍莓、桑葚、無花果等精品農業基地,形成了全鎮最大的現代農業示范區。
為進一步發揮現代農業園區的示范引領作用,空冢郭鎮建成日光溫室4座、塑料大棚160座,種植蔬菜2000畝,年產量8000噸以上。充分發揮王會朝高效蔬菜產業園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打造了一張綠色、優質、特色蔬菜產業“金名片”,有效提升了全鎮聯農帶富能力。
空冢郭鎮集體經濟產業園總投資2500萬元,占地328畝,建成高效生態農業大棚50座。產業園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實現種銷一體,有效帶動了王會朝、大曹、邵堂、半坡朱等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10萬元。
村強民富好“豐”景
“這是我第三次領到產業分紅。四期創業園建成后,我還要入股。”近日,空冢郭鎮小于村二期創業園股東分紅大會上,一位村民高興地說。
得益于村創業園區的迅速發展,小于村本次分紅總金額達20萬元,村民每萬元股份獲得分紅1033元。小于村黨支部書記王秀峰告訴記者:“我們村每年給村里8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慰問金。村民切實享受到了集體經濟發展成果。”
空冢郭鎮以共同富裕為核心,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充分發揮資金集中、資源集聚優勢,將村集體經濟發展與產業發展、群眾利益等有效結合,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態勢迅猛。其中,小于村盤活村里空閑宅基地、荒坑等資源,建設約1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并對外承包租賃,村集體總收入近百萬元;半坡朱村投資建設中醫健康產業園,依托半坡朱村中醫婦科祖傳技術建設中藥生產車間、中醫藥養生館、中醫藥科技展示館等,有效拓展村民就業渠道,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為重點,空冢郭鎮采取土地轉讓、農民入股、政府協調等方式,大力推廣“龍頭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等聯農惠農帶農發展模式,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組成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實現規模經營、集群發展,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該鎮現有大型農產品市場1個、倉儲企業10家以及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70家,發展優質訂單小麥3.1萬畝。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