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曉甫)6月17日,記者走進河南食品科創園施工現場,看到這里部分建筑主體框架已經完工。這個河南省乃至全國食品產業創新的“最強大腦”預計今年底正式建成。
“河南食品科創園主要包括中原食品實驗室新建實驗大樓、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試基地、研究生院和食品產業孵化園4個板塊。”市國投公司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如何保障漯河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始終動力澎湃?我市持續聚焦創新“特點”,緊抓質優“關鍵”,把握先進生產力“本質”,因地制宜把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大健康觀理念融合貫穿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全過程,全力建設以新質生產力為先導、食品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近年來,我市以中原食品實驗室為核心,營造更優生態,集聚高端人才,推動機制創新,加速成果轉化,讓全國食品創新高地新優勢成為漯河高質量發展新勝勢。
據介紹,河南食品科創園建成后,我市將構建以中原食品實驗室為重點,以8家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8家中試基地、8家國家級創新平臺、8個技術創新聯合體為主體,以一批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先進適用的創新平臺為基礎的科技創新體系,形成“實驗室+研究生院+中試基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園區”的全鏈條科研轉化格局。
當前,我市科研創新平臺建設由“多元驅動”變成全面爆發,一大批高能級創新平臺不斷涌現并加速形成矩陣。近兩年,我市先后成立了中原食品實驗室、氟硅新材料研究院、賈湖文化研究院、雙匯肉類技術創新中心、際華皮革皮鞋研究院和一大批企業研發中心,建成國家級研發平臺3個、省級研發平臺151個、市級研發平臺205個,初步形成以中原食品實驗室為龍頭,省級、市級平臺為主體,其他平臺為補充的研發平臺體系,實現政府科研資源與企業、高校、實驗室高效聯動,有效將人才、設備、平臺等創新資源系統集成、開放共享。
作為我市第二家由院士級專家領銜的科研機構,氟硅新材料研究院建成后將配備國際一流的實驗檢測設備,具備科研成果的小試、中試功能,成為集研發、檢測、轉化于一體的創新平臺。
“新謀劃的千億級氟硅新材料項目,涵蓋了氟基新材料、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個完整的產業鏈條,全部投產后將形成一個千億級全產業鏈集群。”舞陽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氟硅新材料研究院的揭牌,為這個千億級全產業鏈集群提供了更好發展前景。
全產業新質生產力的加速培育壯大,對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拉動效應已經初步顯現。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四有”覆蓋率達到75%、居全省第二位;新增備案456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完成省定目標的132%。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生產總值463.4億元,同比增長9%,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3.7個、4.3個百分點。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