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市殘聯將高標準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民生實事作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錨定“單項工作爭第一、整體工作創先進”目標,以“四個確保”護佑殘疾兒童有效康復、快樂成長,共為超過1000名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贏得殘疾兒童家庭的廣泛好評。
全面摸排、細致核查,確保應救盡救。集中開展殘疾兒童信息核查工作,對全國殘疾人服務平臺系統錄入的全市殘疾兒童信息和經辦機構、定點服務機構基本信息逐一核查確認??h(區)殘聯堅持屬地管理原則進行普查,市殘聯采取電話回訪、入戶訪視、問卷調查等方式同步抽查,并積極配合省殘聯第三方核查,堅持細心、暖心、耐心“三心”原則,將核查過程轉變為服務過程,在堅決做到不漏一項、不漏一人的前提下,進一步摸清殘疾兒童及其家庭的“急難愁盼”問題,將提供針對性康復訓練和為殘疾人辦好事解難題相結合,為殘疾群眾帶去更多關愛。
健全機制、協同發力,確保提標擴面。市殘聯充分發揮市政府殘工委牽頭單位作用,聯合全市11個部門出臺《2023年漯河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實施方案》,推動市、縣兩級財政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經費納入年度預算,同時注重與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社會保障機制的有效銜接,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關愛服務體系。在多重機制保障下,我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面和救助標準不斷取得新的突破,走在全省前列。其中,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范圍擴大至12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范圍擴大至14歲,脫貧享受政策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范圍擴大至17歲,視力康復救助標準提高到每年2000元,舞陽縣救助標準提高至每年1.7萬元。
嚴把入口、規范管理,確保量質雙贏。市殘聯強化對定點服務機構的動態化管理,聯合教育、民政等5個部門出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服務機構管理制度;對全市定點服務機構開展評審認定工作,成立了評審認定工作領導小組,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組織實施,協調教育、衛健、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全方位對康復機構進行評估審定,促進定點服務機構切實加強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建設。
鍛造隊伍、優化服務,確保群眾滿意。市殘聯積極爭取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國康復醫學會等優勢醫療資源,創造性地成立了四大專家服務團隊,組織開展學術交流、心理疏導、康復醫療等殘疾人康復服務活動。同時,市殘聯竭盡所能為殘疾兒童家庭解決實際困難,各類走訪慰問、幫扶救助活動持續不斷。今年以來,市殘聯累計為殘疾兒童免費發放價值60萬元的輪椅、助聽器等輔助器具,動員社會力量開展愛殘扶殘助殘活動40多場次,讓殘疾兒童在社會大家庭中得到更多呵護、擁有更多幸福。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