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第一期讀書班上,市委書記秦保強作專題黨課,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和“12個‘新’”為重點的講話內容主題突出、立意深遠、信息量大,生動解讀了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的豐富內涵,深刻闡明了事關漯河當前和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領會,緊跟發展最前沿,在守正創新中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真正以思想之變引領發展之變。
“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期間提出的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詞語。所謂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主的生產力,是擺脫了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產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處在現代化食品名城、創新之城、幸福之城加快建設、全面起勢新階段的漯河,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必須深刻認識科技創新在現代化漯河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充分激發創新活力,加快形成發展勝勢,塑造未來競爭優勢。
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新格局、新趨勢、新技術、新主體、新產業、新業態、新材料、新消費、新基建、新裝備、新產品、新要素帶來的一系列重大變化,發揮我市區位交通、生態環境、食品產業基礎、科技創新、營商環境、農產品資源、冷鏈物流等優勢,敏銳把握“新”的機遇,推動經濟循環暢通和資源要素匯聚,加大在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人才、生態、文化等方面的投入,高度關注和發展未來食品、預制菜、供應鏈減損、農產品精深加工、食品智能包裝等新技術,不斷激發創新主體活力,應用新技術發展壯大個性化定制食品、功能性免疫力食品、“多巴胺飲食”、跨界融合多元文化食品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供應鏈物流服務,鼓勵和支持農業跨界、工業轉型、服務業融合等各類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打造食品和食品添加、可降解、可食性包裝、化工等新材料產業集群,推動沙澧河文化風光帶、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創造更多、更新、更集成豐富、更引人參與的消費場景,錨定5G、區塊鏈、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布局新基建、建設智慧城市、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加快把食品裝備產業做大成為我市支撐產業,以新技術、新設計、新材料等研制生產全新型產品和謀劃打造中國食品名城會客廳,更好發揮生產要素與發展要素在參與價值創造和分配、推動地方發展和壯大城市能級中的作用。
科技創新是贏得未來的關鍵。在百舸爭流的時代大潮中,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新形勢新趨勢新領域新要求,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學習新理論、領悟新知識、開拓新實踐,精準結合工作實際,推動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構建核心競爭力和持久動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漯河實踐新篇章。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