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在全省啟動疊加了公交卡等多種功能的三代社保卡,新設126個社保便民服務網點,讓人社服務精細化;
線下線上同步專題招聘、網絡直播推介重點企業崗位,實現了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精準對接;
局長科長走流程、關聯事項打包辦,“人社快辦行動”讓辦事群眾感覺更貼心;
……
今年以來,市人社局立足新發展階段,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讓群眾辦成事滿意、辦不成事也滿意”為目標,堅持以改革的思想破解難點、堵點,不斷推動人社領域改革向縱深發展,各項改革任務順利推進,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辦好實事 打造民生服務品牌
關聯事項打包辦。市人社局全面推動“申領工亡人員有關待遇”等10個打包事項一件事落實落地,壓縮申請材料21項,整合辦事表、單14個,減少環節18個,壓縮時間52天,實現了一件事“一次申請、一窗收件、一站服務、一體反饋”。
高頻事項提速辦。全面壓縮辦理時限,入駐市行政服務大廳的政務服務事項即辦件達70%以上;承諾事項的辦理時限,在法定辦理時限的基礎上壓縮了77%。
所有事項簡便辦。先后取消學歷證書第三方認證等證明材料20項,取消失業保險穩崗補貼申領等各類申請材料115項,精簡各類申請材料62%;實現了“一張身份證”即可辦理創業擔保貸款。
熱點事項陽光辦。推進人社部門“陽光漯河”建設,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關注的熱點事項,均在該局門戶網站進行公示。開設“漯河人社”官方抖音,先后推出就業創業、社會保障、“萬人助萬企”等政策宣傳視頻13期,點擊量達61萬人次。
創新服務方式。以服務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為重點,開設“綠色通道”,推出“智能辦”“上門辦”“代理辦”等服務措施。推動人社業務辦理進入“豫事辦”漯河分廳,將748個人社服務網點的信息納入人社服務電子地圖,工傷認定全部網上辦理;投入使用全市首臺就業創業自助服務一體機,讓科技為人社服務賦能。
主動作為 聚力推動重點工作
為提高技能培訓效能,市人社局出臺了《人社系統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管理考核辦法(試行)》,鼓勵優質培訓機構做強,及時清理辦學條件差的培訓機構。目前,已取消1所培訓機構的辦學資質,停止2所機構的年度補貼性培訓任務,對3所機構予以書面警告。
為促進我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市人社局出臺了《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認定辦法》,為我市首家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漯河(西城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授牌,并與西城區簽訂協議,圍繞人力資源、就業創業、勞動關系等支持西城區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產業。
為助力我市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市人社局出臺了《對A級勞動保障誠信單位信用激勵措施》,在社保稽核、招工引才、職稱評審、資金補貼、特殊工時審批、校企合作等方面建立綠色服務通道,給予更多便利和支持。
發揮部門優勢 助力鄉村振興
市人社局牽頭制訂了《助力鄉村人才振興四個專班工作方案》,推出提升勞動力素質、推進返鄉下鄉創業、培育勞務品牌、優化鄉村人才環境等四方面39項具體措施,以硬核舉措促進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組建了全市返鄉創業優秀項目培育庫,建立了鄉賢信息庫,建立鄉賢聯絡溝通機制,引導鄉賢回報家鄉、投資家鄉、發展家鄉,已統計收錄1500余名在外漯籍人才信息。先后組織全市第一屆鄉村振興創業大賽、漯河市首屆鄉村振興技能大賽等賽事,助推鄉村振興。
“全系統要對標對表,積極爭取改革試點,單項工作爭第一、整體工作爭先進。”近日,在全市人社系統深化改革工作推進會上,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宋耀生強調。張 鵬
責編:瘦馬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