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俊霞 通訊員 黃曉剛 田 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我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始終把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措并舉,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就業整體形勢穩中向好。截至8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57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76%;累計開展各類培訓6.7萬人次,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49%,位居全省第一;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15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93%。
落實援企穩崗政策,全力支持企業發展。我市堅持紓困境和優服務并舉,打出“加、降、減”組合拳,全力支持企業紓困發展。一是金融支持更有力。在全省率先開展“中標貸”業務,出臺不動產順位抵押實施辦法,創新推出“云義貸”“抗疫貸”“藥商貸”“復工貸”等信用貸款產品,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破解融資難題,全力保障企業金融需求。截至8月底,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共為2928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10.48億元。二是降稅降費添動力。疫情期間,推出延期辦稅、發票網上申領、郵政寄遞等服務措施,進一步優化服務方式。成立由124名業務骨干組成的首席服務官團隊,為全市351家重點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截至目前,共為1.15萬戶企業減免稅費3.86億元。三是減免緩返再發力。組織宣講員深入縣區、企業開展政策宣講活動,嚴格按照規定標準,主動對接符合條件的企業,優化經辦流程,提高失業保險金穩崗返還效率,全方位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
拓寬就業創業渠道,擴大崗位供給總量。加大就業信息收集發布力度,著力提升勞動者就業技能,優化創業服務方式,激發全社會就業創業活力。一是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作用。加強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建設,健全市、縣、鄉、村四級立體化就業服務網絡。加大崗位信息收集發布和歸集力度,定期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二是全面開展技能提升專項行動。大力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積極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出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線上培訓平臺使用指南,指導培訓機構大力開展線上線下培訓。三是支持各類人才創業創新。通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全面提振市場主體創業創新熱情。截至目前,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2.64萬戶,同比增長37%。
緊盯重點特殊群體,加大就業幫扶力度。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著力做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穩定農民工就業、幫扶貧困勞動力就業等工作。一是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開展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今年以來,共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3.6萬個。加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力度,多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今年以來,全市各類機關事業單位累計招錄高校畢業生1200余人,為1831名大學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366.2萬元。二是保障農民工返崗復工。成立了由市人社、交通、衛健、工信、農業農村、扶貧等部門組成的農民工集體返崗復工聯絡小組,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和推動復工復產各項要求,創新實施“三個一批”“五個統一”就業幫扶舉措。采取“點對點、一站式”輸送方式,包車送農民工2.3萬人,其中向鄭州富士康送農民工1841人,完成省定任務的184%。三是優先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堅決落實打贏脫貧攻堅戰各項決策部署,加大貧困勞動力就業幫扶力度,先后開展政策宣傳、政策落實等“五大行動”和優先組織就地就近就業、優先對“三無”人員兜底安置等“七個優先”系列就業扶貧專項行動,發揮扶貧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就業作用,確保貧困勞動力“應就業盡就業”的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截至目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16643名貧困勞動力已全部實現就業,其中扶貧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7161人。
責編:黃曉婭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