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左素莉 焦海洋)眼下的漯河,金風送爽,碧空如洗。街道綠意蔥蘢、鮮花怒放、整潔有序、清朗悅目。自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啟動以來,我市各級領導夙夜在公,全體黨員沖鋒在前,廣大市民傾力參與,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城市文明之花,城市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干凈優美,越來越秩序井然……
天藍水碧,交通順暢,環境整潔。創文,讓城市更美麗。記者 焦海洋 攝
街道的十字路口,每天都有交警和志愿者執勤,他們早晨7點上崗,執勤到晚上9點,不畏炎熱,不懼辛苦,履職盡責,為了營造良好的交通環境默默奉獻,“交警藍”“志愿紅”已成為街頭亮麗的風景線。
丁灣農貿市場門口設有市場監管秩序咨詢服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魏彥宏和一名志愿者在崗值守。魏彥宏告訴記者,服務臺備有公平秤、飲用水、藥箱、氣筒、雨傘、針線包等,隨時免費提供給需要的市民;市場門口還設有消費維權服務站,隨時接受消費者投訴,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市場內,臟亂差現象已不復存在,農貿市場如同超市,處處整潔、規范、有序。市場管理人員不停地在市場內巡視,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盡心竭力為市民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海河小區位于沙北街道海河社區轄區內,是1993年建成的老舊小區,經過改造后,發生了很大變化。走進海河小區,記者看到,小區內非常干凈,環境優美。小區居民陳鳳霞告訴記者:“以前路面坑坑洼洼,現在,路擴寬了,整修過的路面非常平整,重新施劃了停車位,墻體進行了粉刷,單元門全部更換成了新的,小區內進行了綠化美化,還實施了雨污分流改造等,小區環境得到很大改善,居民非常滿意。”
“創文工作開展以來,我們經常深入小區提醒居民機動車及非機動車入位、規范停放,垃圾、煙頭扔到分類垃圾桶里等,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同時,幫助清理小廣告,清除亂堆亂放的雜物等。海河社區還成立了應急小分隊,應急小分隊有兩輛車,哪個小區有需要解決的問題,5分鐘內就能到達,幫助居民捆扎電線、粉刷墻面、更換破損的垃圾桶、清除小廣告等,很受居民歡迎。”沙北街道海河社區居委會主任陳慧智告訴記者,“現在,居民文明素質有了很大提升,沒有人在小區內的公共場所抽煙,也沒有人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遛狗都束狗繩了……”
賈勉今年剛從漯河技師學院畢業,是海河社區應急小分隊的一名志愿者。他說:“我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一名共青團員,應該為創文做貢獻,就加入了應急小分隊,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很辛苦,但是能為居民服務,再辛苦也值得。”
來到位于沙北街道昆侖社區轄區內的市政家屬院,記者看到,小區內整潔優美,昆侖社區應急小分隊的志愿者們正在粉刷墻體,并為一個有銹跡的報刊箱刷油漆。昆侖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居委主任王曉云介紹,社區工作人員經常到各小區察看,宣傳創文工作,幫助解決問題。但是社區人口多、面積大,工作人員忙不過來,就成立了昆侖社區應急小分隊。昆侖社區應急小分隊有8名志愿者。社區存在的問題都以清單形式上報社區辦公室,再以清單形式發送給應急小分隊,由應急小分隊逐一解決,確保問題整改不過夜。
昆侖社區應急小分隊的志愿者都是一些退休人員。志愿者陳祥州說:“我是一名黨員,為了服務居民,就加入了應急小分隊,發揮余熱,助力創文。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修補坑洼路面、粉刷墻體、捆扎電線、去除樓頂廣告牌等,能為創文做貢獻,我感到很自豪。”
道路平坦干凈、車輛停放有序……走進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黑龍潭鎮姚莊村,記者不由得眼前一亮。
“多虧了創文,俺村現在大變樣,住在這里舒服多了。”村民姚光輝激動地說:“以前的姚莊村道路坑洼不平、污水橫流,群眾怨聲很大。在村‘兩委’和黨員干部的努力下,這些問題徹底解決,姚莊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群眾的文明素養也持續提升,大家自覺維護村內環境衛生,全村文明氛圍日益濃厚。”
據黑龍潭鎮黨委書記齊耀磊介紹,全市創文工作開展以來,黑龍潭鎮堅持把提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作為全鎮創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標準整修鎮區道路,全面提升沿線綠化亮化水平。在鎮區道路沿線及重要節點,通過懸掛文明宣傳條幅、鄉風文明宣傳畫等,潛移默化中提升群眾的文明素養。僅姚莊村,就累計投入150多萬元,對背街小巷、主干道路等全面改造提升,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對福瑞家園小區,累計投入400多萬元進行改造提升,群眾非常滿意,對創文的支持度也大大提升。
“請照顧好孩子,不要在園區內攀爬。”“出門往右拐就是洗手間。”……一個個身著漢服的文明引導員在許慎文化園內穿梭,在引導游客文明游園的同時,還為游客提供道路指引等志愿服務,成為園區一道亮麗風景線。
“作為一名文明引導員,我感到很自豪。”文明引導員裴淑錦說,她是漯河食品職業學院的一名學生,自愿到許慎文化園做文明引導員,為創文盡自己的一份力,希望通過自己的言行傳播文明風尚。
許慎文化園工作人員張宏表示,許慎文化園是省級文明景區,也是我市的文化名片。景區對創文工作高度重視,從點滴和細節著手,樹立文明景區的良好形象,誠邀八方游客來許慎文化園游覽。
創文沒有休止符,持續加力砥礪行。讓我們銘記所有人點點滴滴的付出與奉獻,他們的名字終將鐫刻在城市蛻變與發展的史冊上,永遠閃耀著光芒。
責編:黃曉婭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