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玲玲)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張雪芹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主動做好扶貧幫困工作,帶領漯河市冬有食品公司制訂并落實《精準扶貧結親結對幫扶活動實施方案》,采取多種幫扶措施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幫助貧困戶脫貧摘帽。
2017年起,張雪芹帶領公司大力發展扶貧開發到戶增收項目。項目覆蓋舞陽縣吳城鎮北高、汪莊、雙樓3個貧困村以及西王、玉皇廟、申店、谷老等8個非貧困村,84戶貧困戶144人通過合作扶持、入股分紅的方式受益,戶均增收5700元。
2020年,張雪芹又租用吳城鎮倉儲廠房:租金為村集體收入,資產收益優先用于貧困戶增收,并采取差異化分配原則。此舉帶動34個村562戶1676人連續增收6年,每戶年均增收1000元。
就業乃民生之本。張雪芹將公司申報為舞陽縣扶貧就業基地,吸收附近貧困群眾到公司務工就業,通過辛勤勞動增收致富。目前,17名困難群眾因此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既有了穩定的收入,又能很好地照顧家庭,樂在心里、笑在臉上。同時,公司對這17名貧困群眾,每人每天額外發放20元的生活補貼。
作為一名企業家,張雪芹深諳“金融活經濟活”的道理。她采取“政府+銀行+企業+貧困戶”四方聯動的模式,通過金融幫扶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通過這種模式,公司從農行貸款180萬元,使得10戶貧困戶每年分紅2800元,時間為3年。一子落活了一盤棋。這不僅減輕了企業資金壓力,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還解決了不符合信貸條件的貧困戶無法享受金融扶貧政策的問題。
群眾有困難,張雪芹總是挺身而出、施以援手。
2018年,為了扶危濟困、扶弱助貧,她率先捐款5萬元,聯合4名企業家和社會知名人士捐資10萬元,為吳城鎮35個行政村100戶貧困戶每戶送去幫扶資金1000元,讓貧困群眾真切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此外,張雪芹還組織公司員工,每年定期為敬老院、貧困群眾送去糕點、食用油、衣服等物品,用實際行動傳播社會正能量。
“謝謝!謝謝張阿姨!”今年開學之際,從張雪芹手中接過3000元助學金,貧困學生小婷(化名)難掩激動心情,淚水模糊了雙眼。這是張雪芹連續第七年通過“民企助學”活動資助貧困學生。
“今年是決勝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民營企業通過精準幫扶,可以扶到點子上、幫到根子上,同時可以采取投資入股、合作經營等多種方式,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最終讓貧困群眾脫貧致富,過上小康生活。”張雪芹滿懷信心地說。
責任編輯:黃曉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