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本最大的水產批發市場——筑地市場看拍賣金槍魚、品嘗最新鮮的壽司已成為赴日游行程單上不可缺少的一項。尤其,是在它搬家前。然而在最新一次調查中,筑地市場新址豐洲市場地下水檢出高濃度有毒物質,這給數度延遲的搬遷計劃再次蒙上陰影。
根據14日公布的第9次地下水檢查結果,豐洲市場內201處檢測點中,有72處檢出有害物質超標,其中35處超標嚴重區檢出的苯含量是正常值的79倍,還有多處檢出砷和氰化物。更令人吃驚的是,東京都此前進行的8次地下水抽查中,從未出現這種結果,唯一一次超標也只有正常值的1.9倍。
“超出預想的數值讓我很吃驚,我們先請專家討論一下,再根據結果決定搬遷日程,”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14日表示。
因筑地市場設備老化和交通不便等問題,東京都政府幾年前計劃將其搬遷至江東區豐洲市場。豐洲市場是東京燃氣的工廠舊址,不少意見指出,當初由煤炭制造燃氣過程中產生的苯、砷、氰化物等有害物質已經滲透到土壤中,存在安全隱患。鑒于此,東京都政府挖走了地表以下兩米的“污染土”,填入干凈土壤。換土工程完成后,東京都決定從2014年11月起,在兩年內分9次監測豐洲市場地下水質,14日公布的數據來自最后一次檢測。
突然檢出的高數值令專家們也摸不著頭腦,已經有民眾質疑此前檢查存在數據造假。據《每日新聞》報道,第9次檢測選擇了與此前8次不同的調查公司,不同的取樣方法可能導致結果出現差異。此外,有意見認為豐洲市場地下水管理系統的啟用可能引發地下水位和土壤壓力變化,進而導致了地下水有害物質濃度升高。
因擔憂豐洲市場污染問題,筑地市場的搬遷計劃已多次延遲。根據最新的日程表,若能確認豐洲市場安全無污染,筑地市場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便可著手搬遷。但最新的檢測結果使東京都不得不再次進行調查,搬遷日程將再度推遲。
豐洲市場的建設和除污工程已耗費東京都6000億日元(約合362億元人民幣),現在豐洲市場每天的維持管理費用也要花掉至少數百萬日元。因遲遲不搬,政府向在新址置業的水產業者們支付的補貼也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每日新聞》稱,如果再次調查也無法確認豐洲市場的安全,那中止搬遷計劃也并非不可能。但筑地市場老化嚴重,翻修費用高昂不說,原計劃在筑地市場搬走后建設的“環狀2號公路”(用來連結東京奧運選手村和市中心)建設也會受到影響。(劉秀玲)【新華社微特稿】
責任編輯:張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