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晚間新聞): 提起瑞士,人們有著各種各樣的美好印象,有人說她是世界公園,有人說她是和平之國。瑞士在二戰之后, 其美麗富饒和高度發展是怎樣締造的,瑞士人在中瑞友好交往中又有哪些貢獻?讓我們跟隨央視記者的鏡頭走進瑞士實地感知。
地處中歐 全球最大離岸金融中心
瑞士聯邦地處中歐腹地,是一個內陸國家,與奧地利、列支敦士登、意大利、法國和德國接壤。
面積4.1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00萬,其中外籍人超過22.3%。
首都伯爾尼;第一大城市蘇黎世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第二大的城市日內瓦是聯合國歐洲總部所在地,也是一座國際機構云集的國際化都市。
瑞士號稱“金融帝國”,是全球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瑞士還是國際紅十字運動發源地。
時鐘滴答作響,這是瑞士的聲音。數百年來,它是瑞士制造業的象征,它給瑞士帶來數不清的財富。
鐘表制造 產量占世界總量一半以上
雕刻時光的鐘表業在瑞士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傳承。今天,瑞士鐘表產量占全世界生產總量的一半以上,其中,95%出口海外,而在瑞士本地銷售的這些名表,它的主要消費者并不是本地居民,而是來瑞士旅游的海外游客。每到中國新年到來之際,入名表廠商還會推出帶有中國元素的時新設計。
鐘表廠商設計總監 塞爾莫尼: 每年我們都會推出與中國生肖有關的特別限量款手表,我祝中國的消費者新年快樂。我試著用中文說一下——新年快樂!
中立政策 贏得自身發展機遇
瑞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永久中立國,200多年來成功保持中立,為自身贏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正是因為長期奉行中立政策,眾多國際組織將總部設在瑞士,代表了不偏不倚的立場。日內瓦已成為各國合作與交流的重要舞臺。
在上世紀50年代初,瑞士在西方國家中率先與新中國建交。在過去的近70年時間里,中瑞友好關系一直在相互尊重和務實合作的軌道上行進。
中瑞攜手 合作前景遠大廣闊
瑞士是中國在歐洲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也是首批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加入亞投行的歐洲國家。目前,中國已成為瑞士在亞洲的最大貿易伙伴。
在習主席即將訪問瑞士之際,瑞士記者以及國際媒體的記者紛紛表示,期待中瑞之間更深入的交流合作,也希望中國未來能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日內瓦論壇報》《24小時報》記者 卡羅琳·蘇徹: 我認為最受關注的是經濟議題,中國是一個大國,中瑞兩國之間在創新、社會、環保等領域的交流很重要。當然還有旅游,很多中國人喜歡瑞士。
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外國記者協會主席 讓·穆塞: 現在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非常強,特別是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中,大家都對未來充滿期待。
世界經濟論壇發言人 阿德里安·蒙克: 我們看到中國在巴黎氣候大會以及其他全球議題中發揮的作用。我認為全世界將對習主席關于中國未來的展望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