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靜脈血栓(DVT)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主要涉及下肢深靜脈內血液的異常凝結,導致靜脈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進而影響靜脈回流。常見的臨床癥狀主要有患肢腫脹、疼痛及淺靜脈擴張等。
1.下肢深靜脈血栓常見因素
靜脈血流緩慢:如長期臥床、久坐或久站等情況下,下肢靜脈血流減慢,容易形成血栓。
靜脈壁損傷:手術、外傷或靜脈穿刺等可能導致靜脈壁損傷,激活凝血系統。
血液高凝狀態:某些疾病如惡性腫瘤、妊娠、服用避孕藥等,可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更易形成血栓。
2 . 預防措施
合理運動: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定期活動下肢,如抬腿、屈膝等,促進血液循環。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控制體重,戒煙限酒。
適當藥物預防:對于高危人群,如手術后患者、長期臥床者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凝藥物。
3. 癥狀識別與處理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典型癥狀包括下肢腫脹、疼痛、皮溫升高等。一旦出現這些癥狀,應高度警惕,及時就醫。治療方法通常包括抗凝、溶栓等,具體治療方案應由專業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
4.康復護理
4.1日常生活護理
飲食指導:清淡、低脂飲食。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及水果,忌食辛辣、肥膩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排便困難而引起腹內壓增高影響下肢靜脈回流。
保暖:室溫20~22°C,患肢保暖,不宜熱敷。
飲水指導:術中及術后患者適當補液,每日飲水量應達2000-3000ml,可稀釋血液,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栓發生率。
4.2緩解疼痛
抬高患肢:患肢抬高30°,高于心臟水平20 ~ 30cm, 促進靜脈回流并降低靜脈壓,減輕疼痛和水腫。
藥物止痛:劇烈疼痛或術后切口疼痛患者,可遵醫囑給予口服鎮痛藥物或術后應用鎮痛泵等。
非藥物性止痛措施:分散患者注意力,如聽音樂、默念數字等。
4.3彈力襪和彈力繃帶的應用
急性期過后,下床活動時需穿醫用彈力襪或使用彈力繃帶,包扎彈力繃帶或穿彈力襪應在每日早晨起床前進行,應用彈力繃帶期間應注意肢端皮膚色澤及患肢腫脹情況。
4.4功能鍛煉
踝泵運動:腿伸直,緩慢用力,最大限度地勾腳尖(向上勾腳)和繃腳尖(向下踩)。在極限處保持5-10秒,20次為一組,一天3-5組。
5. 風險提示
下肢深靜脈血栓可能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如肺栓塞,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對于有疑似癥狀的患者,應立即就醫,避免自行診斷或延遲治療。
張艷杰,副主任護師,中共黨員,漯河醫專二附院急診外科護士長,高校講師,醫院初級內訓師,醫院禮儀培訓師,漯河市外科護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漯河市腦卒中護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漯河市糖尿病護理專業委員會委員,醫院糖尿病護理學組組長,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7年,在健康科普比賽中獲得獎項8項,多次榮獲“優秀護士”、“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先后發表醫學論文10余篇,申請實用新型專利5項。(盧 闖 劉 旭 袁錦鈺)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