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二院 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再次成功完成一例新生兒先天性肛門閉鎖手術,為出生僅24小時的先天性肛門閉鎖寶寶打開了生命通道!
半月前,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新生命在市二院婦產科降生。然而,正當孩子一家沉浸在喜悅中時,醫護人員在檢查中卻發現孩子沒有肛門。患有先天性肛門閉鎖的孩子如果不能正常排便,很快就會出現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的話會出現腸梗阻,危及生命。
小兒外科主任王松陽及副主任陳學軍,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趕到手術室為患兒檢查,確診孩子患的是先天性肛門閉鎖,需要盡快手術。
不幸中的萬幸,孩子屬于先天性肛門中高位閉鎖,需要手術重建一個人工肛門,但由于寶寶出生不足24小時,體重僅3.35kg,各方面機能發育尚不完全,手術難度大,麻醉風險極高。
隨后,小兒外科團隊制定了詳細的診療計劃,完善相關術前準備,在麻醉科與十余名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為患兒實施了肛門成形術。歷經30分鐘的共同努力,手術取得圓滿成功。術后,寶寶順利轉運至新生兒監護室繼續治療。
目前,孩子恢復良好,新的肛門正常排便,孩子順利出院。
科普時間
先天性肛門閉鎖它又稱鎖肛、無肛門癥,是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中一種常見疾病,占新生兒1/1500~1/5000,男多于女。
典型的表現
患兒出生后24小時內無胎便排出,查體無肛門,若同時合并膀胱瘺,尿管瘺者可在尿道口、尿布上沾染少量胎糞痕跡。
24—48小時后出現腸梗阻表現,腹部逐漸膨脹,嘔吐,脫水,晚期還有嘔吐糞汁樣液體;合并瘺者,瘺口可位于會陰部,也可位于女嬰陰道穹窿部或男嬰后尿道,此時在女嬰的陰道口有胎糞排出,男嬰尿液中可能混有胎糞及氣體。
僅有先天性直腸肛管狹窄或有直腸肛門閉鎖但伴有較大瘺管的患兒,腸梗阻癥狀往往不明顯,并且有糞便排出,可能要過數月或1-2歲時才出現排便困難,會表現為便秘或排便發生困難、排便時疼痛、 糞便細少、慢性腹痛和腹脹。
科室介紹
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小兒外科為河南省小兒外科專業聯盟單位、鄭大一附院河南省小兒外科疑難重癥診治聯盟單位,設床位50張,現有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3人,醫師2人,科室擁有全套德國高清小兒腹腔鏡、胸腔鏡等眾多先進設備,率先在我市開展小兒腹腔鏡、胸腔鏡等微創手術,主要診治各先天性腸閉鎖、先天性胃破裂、肛門閉鎖、急性闌尾炎、梅克爾憩室、小兒疝氣、小兒包皮過長及包莖、腸息肉、腸套疊、兒童膿胸、氣胸等疾病,尤其擅長小兒胸腹腔鏡治療。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小兒外科不斷應用多項診療新技術,為眾多患兒解除病痛,特別在新生兒及小兒外科高難度微創手術等領域有著獨特的優勢。(尹紅婭 王松陽)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