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風濕免疫病?
風濕病是風濕性疾病的簡稱,它涵蓋了影響骨骼、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如肌肉、肌腱、滑膜等)以及皮膚、血管甚至多個系統,其中多數風濕病的發病機制與免疫系統異常有關,故又稱風濕免疫性疾病。這類疾病種類繁多,有上百種具體疾病,其中常見疾病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風濕性多肌痛、纖維肌痛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ANCA相關性血管炎、干燥綜合征、大動脈炎、骨質疏松等等。風濕免疫性疾病臨床表現也多種多樣,部分除了可以影響關節,也可有關節外表現,引起心臟、肺、腎等重要臟器病變,甚至危及生命。
二、風濕免疫病的病因
目前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感染、免疫、環境(長期暴露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中)、內分泌(雌激素水平的變化)及其他因素(如外傷、吸煙、飲酒、熬夜等)有關。
三、哪些癥狀提示要到風濕免疫科就診?
1.關節腫痛
不明原因關節持續性腫痛,需要考慮風濕免疫性疾病的可能。關節腫痛是風濕性疾病的最常見臨床表現:如出現多關節對稱性腫痛伴晨僵需考慮類風濕關節炎;如足趾關節突發腫痛可能是痛風性關節炎;另外還有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骨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都可以出現不同特點的關節腫痛,如不及時治療,晚期可出現關節變形,甚至殘疾。
2.反復腰背痛或臀區痛
反反復復出現腰背痛或臀區疼痛,需警惕強直性脊柱炎,該病典型癥狀就是出現休息后下腰背痛,夜間疼痛明顯,可有夜間痛醒、翻身困難,伴有晨起背部僵硬感,休息時癥狀重,活動后癥狀改善。
3.不明原因發熱
對于長期發熱,經抗感染治療無效,也需考慮風濕免疫疾病的可能,如成人still病、ANCA相關性血管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
4.口干眼干
口眼干燥不僅可見于糖尿病或一些藥物影響,更多的亦可見于干燥綜合征的患者。干燥綜合征患者因唾液腺、淚腺受損,會出現口干、眼干癥狀,表現為進食干性食物時需水送服或頻繁喝水,眼睛干澀、有異物感、欲哭無淚等,也有患者年紀輕輕出現牙齒片狀脫落、猖獗齲齒。需要警惕是否有干燥綜合征。
5.反復發作的眼部疾病
多種風濕免疫病可出現眼部受累,如出現鞏膜炎、虹膜炎、葡萄膜炎等癥狀,若眼科正規治療后仍反復發作,需排除風濕性疾病眼部受累,如強直性脊柱炎、白塞病、類風濕關節炎、血管炎等導致的眼部受累。
6.肌痛或肌無力
不明原因出現了四肢肌肉疼痛,蹲下后起立困難,上臂梳頭、抬舉困難我們需警惕風濕性多肌痛的可能,或者上述同時且出現不明原因肌酶升高或肌電圖提示肌肉損害,伴(如技工手、Gottron征等)或不伴有皮疹,均應警惕炎性肌病的可能,應及時到風濕免疫科就診。
7.雷諾現象
如遇冷或情緒改變時出現雙手或雙足變白變紫,保暖或情緒穩定后恢復正常顏色。需要警惕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硬化癥、系統性紅斑狼瘡可能。
8.多系統或多臟器受損
表現為不明原因多漿膜腔積液(心包積液、胸腔積液、腹腔積液)、不明原因腎功能受損(蛋白尿、肌酐升高、腎小管酸中毒)、不明原因血液系統受累(一系或三系減低)、不明顯原因轉氨酶升高及反復腹瀉腹痛等多系統累及的疾病,需要排除風濕病的原因。
9.化驗指標的異常
有時患者沒有任何不適,但在體檢時發現一些實驗指標的異常,如類風濕因子、血沉、C反應蛋白、免疫球蛋白與補體、HLA-B27、抗核抗體、抗ds-DNA抗體、抗ENA抗體、抗心磷脂抗體等,也應該到風濕免疫科就診咨詢。
溫馨提示
風濕性疾病的表現多種多樣,且首發癥狀各異,病因復雜,患者通常不會同時有上述多種癥狀,多數風濕病的診斷需要完善免疫指標等相關檢查,根據疾病分類標準,臨床專科醫生再結合診療經驗進行確診。如果能做到早診斷、早治療,一般都能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
科 普 專 家 簡 介
程苗
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漯河市立醫院),腎病風濕免疫科(內四科)主治醫師,碩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畢業于安徽醫科大學,專業方向為風濕免疫病,河南省康復醫學會風濕病康復分會委員,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全科醫學分會委員,漯河市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常務委員,曾進修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擅長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骨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結締組織病相關間質性肺炎等風濕性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