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DSA?
DSA的全稱是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也就是在造影過程中,應用計算機對圖像進行數字化處理,消除不必要的組織圖像,只保留造影劑充盈的血管圖像,該技術被稱為數字減影技術。
二、什么是腦血管造影(DSA)?
腦血管造影(DSA)是在病人的大腿根部或手腕部穿刺,將導管插入到動脈血管內,通過導管將碘造影劑直接注入頸內外動脈、椎動脈,使腦血管顯影,通過DSA機快速連續攝片和處理,清晰顯示腦血管形態和血流的檢查方法。
三、腦血管造影(DSA)與CTA、MRA有何優勢?
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是腦血管造影的三大方法,目前隨著CT和磁共振技術的快速發展,CTA和MRA的分辨率與準確性不斷提高,且兼具無創性的優點,得到了臨床醫師的廣泛認可。
與CTA、MRA相比,DSA不僅可提供直觀的腦血管實時影像,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顯示不同時期(動脈期、毛細血管期、靜脈期、靜脈竇期)腦血流的動態變化和側支循環,使臨床醫師全面了解和判斷疾病的可能原因、發病部位、病變程度,以便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DSA是目前腦血管疾病診斷的金標準。
四、腦血管造影(DSA)適應證和禁忌證有哪些?
DSA適應證:
①懷疑血管本身病變或尋找腦血管病病因;
②懷疑腦靜脈病變;
③腦內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病因檢查;
④頭面部富血性腫瘤術前檢查;
⑤了解顱內占位病變的血供與鄰近血管的關系及某些腫瘤的定型;
⑥實施血管介入或手術治療前明確血管病變和周圍解剖關系;
⑦急性腦血管病需動脈溶栓或其他血管內治療;
⑧頭面部及顱內血管性疾病的治療后復查。
DSA禁忌證:
①碘造影劑過敏或不能耐受;
②介入器材過敏;
③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
④穿刺點局部感染;
⑤并發腦疝。
特殊情況可采取個體化處理。
五、腦血管造影(DSA)的風險有哪些?
腦血管造影一般在局麻下進行,操作簡單、時間短、相對安全。可能的并發癥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血腫形成:是最常見的穿刺點并發癥,少量出血可用機械壓迫法處理。血腫多為自限性,可自行吸收。
(2)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腦梗死:術中血管壁斑塊脫落、導管內血栓形成、氣體栓塞等可造成缺血性腦卒中。
(3)皮質盲:表現為雙眼視力喪失,瞳孔對光反射正常,也可伴有遺忘、肢體偏癱、頭痛等其他癥狀。通常預后良好,經過積極治療數小時或數天內可完全恢復。
(4)動脈夾層:由血管內膜損傷引起。輕的不需要特殊治療,重的可能需要支架治療。
(5)血管迷走反射:在拔除血管鞘、手工按壓、加壓包扎刺激周圍血管時,可能出現迷走神經反射,表現為血壓下降、心率下降、面色蒼白、冷汗等。
(6)假性動脈瘤:大部分經過加壓包扎或瘤腔內注射凝血酶可以治愈;少數情況下可使用覆膜支架將假性動脈瘤閉塞或行外科手術切除或修補。
科 普 專 家 簡 介
任振強
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副主任醫師,神經外科副主任,漯河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分會常務委員。先后在北京天壇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鄭大一附院進修學習。曾在河南省急救技術比武中榮獲省三等獎、市一等獎,榮獲漯河市“技術能手”稱號。主治范圍:顱腦損傷、腦出血、腦腫瘤、顱內動脈瘤、頸動脈狹窄、甲狀腺結節、椎管內腫瘤等疾病。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