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加強學術交流,持續提升豫中南地區運動醫學及膝關節疾病的診療水平,更新與拓展運動醫學新知識、新技能,搭建豫中南地區運動醫療相關醫務人員交流及合作的平臺,11月24日,漯河市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2024年會暨豫中南地區膝骨關節炎規范化階梯治療研討會在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漯河市立醫院)召開。
漯河市骨科醫院院長王齊超教授在致辭中強調,體育服務和全民健康服務是運動醫學的兩大內容,未來學科發展要進一步完善科室設置、重視健康運動監測與指導、加強與運動隊伍的聯系、積極開展科普宣教、重視科研和創新工作。他希望運動醫學專業人員凝心聚力,協同創新,讓運動醫學更好地服務健康中國建設,助力全民健康。
河南省骨科醫院黃遂柱教授以“關節鏡下三明治方法保殘重建后交叉韌帶”為題,闡述了關節鏡下后交叉韌帶重建到后交叉韌帶保殘重建的發展歷程,并提出自己對后交叉韌帶重建的新思路,他結合臨床診療案例提出目前醫學尚待解決的問題,鼓勵醫者在臨床診治和科學研究中提高創新意識。
鄭大一附院張弛教授就“人工膝關節置換的再認識”進行了分享,他指出醫學是不斷積累經驗的科學,我們要不斷實踐,從實踐中總結經驗,鼓勵醫者在臨床診治中提高自己。
河南省人民醫院趙甲軍教授以“肩關節前脫位關節盂側骨缺損:從修復到重建”為題,闡述了肩關節脫位關節盂缺損的診斷與治療,并提出了使用關節鏡技術,實現鏡下微創將肩關節盂骨折復位。
漯河市中心醫院何兵醫師以“關節鏡下三聯技術在頑固性跟痛癥中的應用”為題目,向我們詳細分析了跟痛癥的診斷與治療,并針對不同患者行個性化診療服務,造福一方群眾。
郾城區人民醫院骨科彭高峰主任以“肩袖損傷的關節鏡治療”為題,對肩袖的解剖,周圍組織結構,損傷的病理生理進行闡述,讓我們對肩袖損傷的關節鏡治療開啟新思路。
漯河市骨科醫院李真博士以“踝部韌帶損傷的治療”為題目,分享了踝部韌帶損傷的生理特點以及針對不同韌帶損傷進行的微創診療方案,以病例為切入點,讓我們直觀的感受到治療后效果的確切。
漯河市骨科醫院牛俊克教授以“兒童踝關節周圍骨折并骨骺損傷的治療策略”為題,闡述了兒童踝關節周圍骨折的發生機制,并對常見兒童踝關節骨折類型詳細剖析,結合臨床診治案例提出解決方案。
漯河市骨科醫院金艷南教授以“巨大肩袖損傷的診療策略”為題進行分享,闡述了巨大肩袖撕裂的發生機制,對其分型做了詳細解析,并提出通過肩關節周圍組織充分松解、肱骨頭軟骨內移等方法,可以化繁為簡,達到手術治療目的。
漯河市骨科醫院岳龍以“AI 術前規劃+3D 打印在活動平臺單髁置換術中的應用”為題,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導航技術、混合現實技術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強有力地推動了骨科的發展。科學技術發展帶來醫學診療模式的變革,也對醫生提出新的要求。智能化是骨科未來的發展趨勢,國際競爭、行業進步、個人發展都離不開智能化;智能化不僅是手術工具的改進,更是理念的改變;智能化時代的創新是在新體系下的發展,而不是對傳統體系的簡單強化。
本次大會秉承“運動健康、國家大健康”的戰略方針,為漯河市運動醫學學術交流搭建起優質、專業的學術平臺,得到了參會專家的高度肯定。漯河市運動醫學分會一直致力市內運動醫學學科學術推廣,提高運動醫學的整體水平。未來,漯河市運動醫療分會將通過更多的規范教育與培訓活動,強化學術引領,助推學科發展,促進運動醫學事業高質量發展。(盧 闖 劉 旭 袁錦鈺)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