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是人體必須的重要微量元素,存在于大自然界的土壤、水以及日常生活的飲食中,參與甲狀腺素的合成及分解代謝。碘缺乏病是由于水土等自然環境長期缺碘,使得人體通過水、糧食等攝入的碘營養不足而導致的一系列生理改變,產生一系列病態的總稱。
碘缺乏危害巨大,缺碘造成的最明顯的體征是甲狀腺腫,嚴重的后果是造成智力缺陷。碘缺乏病在各階段人群中的表現各不相同。
1. 孕婦
碘缺乏對懷孕的婦女危害極大,懷孕期的婦女如果碘缺乏,將會引起胎兒智力、生長發育、聽力及言語功能障礙。嚴重缺碘的孕婦可導致其流產、死胎、早產及胎兒先天性畸形。因此在產前檢查中碘缺乏和甲狀腺機能減退大家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2.嬰幼兒期
對碘缺乏極為敏感,研究表明即使是輕度缺碘,也會影響兒童智力發育。表現為對周圍的人和事物反應遲鈍、自身運動能力降低、智能低下和生長發育落后,嚴重缺碘會導致克汀病。
3.青少年及成人
碘缺乏可導致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結節、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癌等相關疾病。
食用碘鹽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它不僅安全、有效、經濟、容易推廣,而且符合微量、長期及生活化的要求。
碘鹽在購買、保存及食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購買有碘鹽標志、含量和使用說明的小包裝鹽;其次,碘在塑料袋中丟失較快,鹽應放置在涼爽和沒有陽光直射的地方,不要一次購買過多碘鹽,否則長期存放在塑料袋中會大量丟失碘。再次,碘鹽的烹調方法要得當,碘遇熱后易丟失,并且加熱時間越長損失的越多,燒菜時要盡量后放鹽。菜的咸湯中溶入了不少碘,吃菜時最好將湯喝掉。
補充碘的同時,我們還要預防碘過量,不要誤認為補碘就是要多吃碘鹽,要注意“碘”到為止。按我國碘鹽的標準,成人每天攝入標準碘鹽6~8克即可獲得120~150微克碘,完全可以滿足大多數成年人的生理需要量。
科 普 專 家 簡 介
賈新勇
副主任技師
畢業于新鄉醫學院,醫學檢驗專業。進修于上海交大附屬瑞金醫院。任中國設備管理協會醫療行業分會委員,河南省醫師協會檢驗專業分會委員,發表國家級、中文核心論文10余篇,國家級實用專利三項。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