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顱核磁共振可以評估和檢查哪些疾病?具有哪些優勢?今天,放射科醫生來給您解答。
一、主要可以檢查下列幾類疾病:
1.腦血管疾病:腦梗死(梗死30分鐘即可做出診斷、能夠準確進行分期,尤其對超急性期梗死,配合介入或溶栓治療預后良好)、腦出血(MRI檢查對超急性期微出血、亞急性期和慢性期出血檢查更為敏感)、腦動脈炎、腦血管斑塊及血栓(頭顱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可以發現血管內部情況)、腦動脈瘤(MRA序列)、顱內血管畸形(SWI序列)、腦動靜脈瘺等(磁共振可以不用打藥直接做大腦血管檢查,可以明確看到大腦血管有無狹窄、動腦瘤和血管畸形)。
2.顱內感染疾病:比如細菌、病毒引起的腦炎等,通過MR頭顱平掃+增強檢查,能夠敏感顯示相應的軟腦膜、硬腦膜強化以及腦實質強化的范圍、炎癥內部和周圍組織的改變。
3.代謝性腦病:比如韋尼克腦病會出現相應影像學的特異性、具有診斷提示意義的改變,可協助臨床醫生進行診斷。
4.顱腦腫瘤:顱內發生的原位腫瘤及各種轉移瘤,磁共振檢查進行平掃+增強,對于明確患者是否發生顱內腫瘤非常有幫助。同時,頭部MRI可以提供詳細的結構圖像,幫助醫生確定腫瘤的位置、大小、形態和周圍組織的受累情況。
5.顱腦先天發育畸形:首選MRI檢查,MRI的多方位成像可更為清楚地顯示畸形的形態學改變,為畸形的診斷和分類提供有價值的證據。
6.顱腦外傷:顱腦外傷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于頭部所造成的損傷。MRI會發現比較隱蔽的外傷出血。對腦挫裂傷、軸索損傷、腦微出血灶、頭皮血腫、頭內血腫分期具有優勢。但頭顱外傷CT檢查仍作為首選。
二、哪些人群需要做核磁共振頭部檢查?
1.親屬有腦血管病家族史,如中風、腦梗死、腦出血、半身不遂、蛛網膜下腔出血等
2.年滿14周歲以上的肥胖者都應該早期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3.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4.偏頭痛病史
5.頸動脈狹窄患者
三、哪些人群不適合做頭顱核磁共振檢查?
1.裝有心臟起搏器者
2.帶有神經刺激器的病人
3.體內有彈片及眶內異物者
四、頭顱核磁檢查前注意事項有哪些?
1.摘下身體上的金屬物品,金屬物質在磁場中會干擾圖像,容易影響醫生的診斷,同時還會危害患者身體檢查
2.對于體內有鋼板、起搏器等金屬物質的患者,要提前告知醫生,若不適宜做腦部核磁共振,要及時更換其他檢查
3.若有幽閉恐懼癥,則不建議做腦部核磁共振檢查
4.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不受飲食的影響
醫生簡介
趙凈杰,主治醫師,畢業于新鄉醫學院醫學影像專業,從事影像診斷工作7年余。擅長放射、CT及MRI疾病的診斷。曾多次獲得“優秀醫師”等榮譽稱號。(放射科 趙凈杰)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