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崴腳
踝關節韌帶損傷俗稱“崴腳”,是踝關節在跖屈(也就是做踮腳動作)時,腳心翻向內失去平衡,導致踝關節的內翻損傷,周圍的韌帶受到拉傷,踝外側扭傷。
崴腳后的三大誤區
1、因為能活動,所以不可能骨折,有的人在發生扭傷后,如果沒有劇烈疼痛,站起來繼續行走,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當發生踝關節扭傷時,即使沒有骨折,也會有周圍韌帶損傷,甚至出現韌帶的斷裂,很容易被忽視,得不到及時治療,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2、崴腳后立即熱敷。這個方法是錯誤的,熱敷會引起局部血流加快,導致局部軟組織腫脹加重,使神經受壓,產生更深的痛感,甚至會出現局部水泡。
3、 崴腳沒必要到醫院檢查治療。一旦腳踝扭傷需引起重視,不要等到幾周甚至一個月,腫脹、疼痛癥狀沒有好轉才想起看醫生,拍攝X光片。
崴腳后第一時間應該怎么處理
1、立即制動,用冰袋冷敷。如果沒有冰袋,可用毛巾包裹冰塊環繞在受傷的部位,每次冷敷20分鐘,間隔40分鐘一次。
2、受傷后用彈力繃帶簡單固定,但需注意的是:彈力繃帶不能綁得過緊,以免影響肢體遠端血運,導致肢體缺血,嚴重可發生壞死。
3、抬高患肢,將受傷的足踝放置高于心臟的位置可減輕腫脹緩解疼痛。
4、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咨詢專業醫生尋求幫助。
科 普 專 家 簡 介
楊曉燕
楊曉燕: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骨九科 (足踝外科)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3年,具有扎實的護理理論基礎和臨床護理技術,擅長臨床的專科護理、重癥護理、護理科研。曾在國家級學術期刊、省級期刊《世界最新醫學》《醫藥衛生》《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等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在實用新型專利證書上分別發明了“泌尿外科用術后保護支架”,“一種泌尿外科用采尿裝置”,曾多次獲得“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個人”“院級優秀員工”“院內服務明星”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