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肖科經源匯區“引才回歸”任問十鄉宋莊村黨支部書記后,建起了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等產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宋莊村成為全市鄉村振興示范引領村、省級美麗鄉村;源匯區與河師大共建產學研基地,新招引博士生、碩士生共19名組建科研團隊,圍繞問十鄉水產養殖基地青蝦選育、黃河鯉品質提升等項目開展產學研合作,助推該鄉水產養殖業高效發展……這是該區通過開展鄉賢返鄉創業行動,吸引返鄉人才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發揮人才支撐作用的縮影。
如何抓住鄉村振興的關鍵,破解人才瓶頸?近年來,源匯區堅持黨建引領,從完善工作機制、打好鄉情紐帶牌、抓好政策支持和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入手,著力吸引在外人才返鄉創業,落實好精準服務管理機制,全力推動返鄉人才在鄉村振興一線建功立業。
打好鄉情紐帶牌。建立鄉賢人才庫,多渠道加強與鄉賢的溝通聯絡,吸引人才回歸支持家鄉發展。利用中秋、春節等節點,廣泛發放《致源匯籍在外鄉賢人才的一封信》,向在外人才介紹家鄉經濟社會新變化、宣傳惠農政策和人才政策;發揮全區5個在外招商引智工作站和商會、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組織舉辦鄉賢返鄉創業對接會,加強推介、宣傳;定期組織人員撥打電話,與在外鄉賢聊家鄉、敘家常、話發展,對返鄉鄉賢逐一登門拜訪,幫助他們解決創業、生活方面的問題,加大對他們的關愛力度。
出好政策支持牌。出臺文件,在產業扶持、就業創業、金融服務、稅費減免等方面對鄉賢返鄉創業予以扶持;創新實施“歸雁”計劃,開展“我的家鄉我建設”活動,激發鄉賢返鄉創業熱情。健全以鄉賢為主體的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培養技能人才,大力開展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業務研修等活動,提升返鄉鄉賢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暢通項目合作、技術轉讓、委托經營等渠道,支持專業技術人才通過技術指導、專家服務等形式參與家鄉建設。建立產業項目庫,為鄉賢返鄉創業提供政策查詢、創業支持等服務,強化精準指導幫助,帶動產業發展。
用活引領激勵牌。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大力宣傳鄉賢先進事跡,舉辦座談會、茶話會等,動員鄉賢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實施“鄉賢領跑帶富計劃”,探索建立“鄉賢+網格長+網格員”的“鄉情網格”,引導鄉賢在各級黨組織領導下,依法依規參與民主協商和鄉村治理。實施能人返鄉創業人員“三培養”工程,定期評選優秀鄉賢,對在返鄉創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優先授予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將作用發揮明顯的鄉賢聘為名譽村主任、名譽村民。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我們將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各項激勵扶持服務政策,凝聚各方合力,推動‘歸雁計劃’落細落實,釋放人才紅利,為優秀人才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和待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回歸鄉村,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源匯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仕梁說。王會鋒 周麗娟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