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雷會玲 張軍亞)“一袋化肥價格比市場價低十元,一袋種子價格比市場低八元,收割機每畝收割費用比市場價低近十元,糧食收購價每斤比市場價高兩分錢……”近日,剛剛麥收秋種結束的郾城區商橋鎮胡莊村種糧大戶胡世民向記者詳細計算了一下他加入郾城區雪健糧食產業聯合體后的收益。胡世民介紹,他從其他農戶手里流轉了近200畝耕地從事糧食種植,加入聯合體后從種子購置到最終糧食收購,聯合體都派人全程管理,不僅種植成本降低,售賣價格更高,也更方便更省心了。
郾城區雪健糧食產業聯合體是郾城區委、區政府2017年積極引導轄區面粉生產龍頭企業——河南雪健實業公司聯合省農科院,會同農業種植合作社、種糧大戶、農機和化肥等生產經營主體共同構建的。聯合體涵蓋種、管、收、儲、銷、技術服務等全產業鏈,目前,加入的大中型糧食收儲及加工企業2家、種業公司6家、保險公司2家、農資供應服務企業6家、種植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合作社等新型農村經營主體30家、家庭農場17家。聯合體內發展“訂單農業”,由糧食加工企業根據企業發展需要,會同農科院專家選購種子,在試驗田試驗成功后,配送給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種植,種收全過程采取統一服務模式,按統一品種、統一采購、統一施肥、統一播種、統一田管、統一收獲、統一銷售,專收專儲,使得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訂單農戶降本增效,省心省力,也為糧食加工企業發展提供了安全、穩定、可靠的原材料。河南雪健實業公司有關負責同志介紹,組建聯合體后,讓種植者得實惠的同時也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發展需要,現在他們公司生產出來的各類面粉達到二十多種,掛面有三十多種,產品銷往北京等大城市中高端超市,其中雪花粉銷量全國第一。雙匯、小帥才等我市多家食品企業還與之簽訂合作協議,為他們定向供應生產所需面粉。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郾城區在以推動小麥產業聯合體建設為重要抓手,推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打造完整的供應鏈基礎上,打造完善豐滿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同時,還在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上持續發力。
依托區產業特點,在延伸產業鏈方面,郾城區在推動現有食品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同時,著力打通食品產業與醫藥產業,發展功能性食品、保健性食品、醫用食品產業,并逐步引進培育生物醫藥產業。郾城區在淞江產業集聚區內建設生物醫藥專業園,成功引入國內最大的醫藥研發服務外包企業——泰格集團。招引的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成為國際領先的全球益生菌研發、生產和應用中心,是今年疫情期間我市第一批復工企業,產能100%恢復,益生菌粉產量今年可達300噸,食品微生物研究院和食品微生物產業園已經啟動。該企業在自身快速發展同時,又對我市多個產業實現了有效拉動。雪健等小麥產業聯合體,為其益生菌生產提供了優質原料保障。其生產的益生菌菌粉為我市廣大食品企業轉型保健、功能性食品提供了支持。
新經濟時代,需要量的擴展,更離不開質的提升。在發展產業的同時,郾城區還大力推動創新發展,著力提升價值鏈。以漯河食品職業學院為發展載體,協同江南大學食品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學院、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及省內8所食品類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共建漯河市食品產業公共研發平臺。引導轄區叮當牛食品、創聯油脂、夕陽藍等食品企業與平臺建立長期技術需求合作,對提升區內食品企業創新發展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撐。2019年,幫助叮當牛食品建立燕麥健康食品技術研究中心,并積極申報市級榮譽。同時,建設食品產業產學研融合示范區。組織區內食品企業與漯河食品職業學院、江南大學等省內外重點高校開展對接合作,鼓勵漯河食品職業學院積極為企業培育技術人才。目前,創聯油脂與漯河食品職業學院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并設烘焙班,專門培養專業、實用性人才。
郾城區堅持“三鏈同構”,第一、二、三產業融合步伐明顯加快,發展質量明顯提升。2019年,郾城區優質小麥種植面積達到17.6萬畝,“十百千”億級重點培育食品企業產值增長20%、利潤增長15%。市定倍增企業叮當牛食品實現入庫稅金292.3萬元,同比增長40.3%。
“下一步,郾城區將進一步加大探索力度,堅持用工業化理念、產業化思路和全產業鏈模式謀劃農業發展,著力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積極打造完善豐滿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讓農民得實惠,讓企業穩發展。”郾城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