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宜書 孫 震)3月23日,位于舞陽縣姜店鄉大王村的舞陽縣田園先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300畝地如鋪上了綠毯,小麥長勢良好。該合作社理事長王朝鎖告訴記者:“我們在給麥田灌溉的同時,通過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把肥料同步施到田里,使小麥田間管理變得更輕松。”
目前,我市小麥正處于起身拔節期。舞陽縣農業農村部門積極利用智能農情監測技術,加強田間苗情、墑情監測,科學指導農民開展小麥田間管理。廣大農民緊抓農時,積極投入春管工作。田間地頭機器轟鳴,一派忙而有序的勞動景象。全縣小麥一類、二類苗占比高于往年。
2023年,種了大半輩子地的王朝鎖用上了水肥一體化滴灌設施和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他將300畝玉米每畝增加2000株(每畝播種6500株),畝 產達1092.81公斤,創黃淮海地區夏玉米單產歷史新高。
王朝鎖把農戶的耕地集中起來,發揮合作社現代化機械設備優勢,通過集中種植、科學管理、統一經營,實現了增產增收。嘗到了“甜頭”的大王村村民及周邊村民紛紛要求將農田耕種全部交給舞陽縣田園先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今年,該合作社托管土地3000多畝。
近年來,舞陽縣把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作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重要抓手,按照“建設標準化、裝備現代化、應用智能化、經營規模化、管理規范化、環境生態化”的總體要求和“投、融、建、運、管”五位一體的建設思路,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今年將爭取實施9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涉及姜店鄉、九街鎮、馬村鄉、孟寨鎮、吳城鎮、辛安鎮6個鄉鎮的50個行政村;持續做好農業社會化服務,依托蓮花供銷合作社、農業生產資料公司、興舞農業服務公司等,托管土地6.4萬畝,提供“耕、種、管、收、加、儲、售”全產業鏈社會化服務。
此外,該縣還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廣泛運用5G、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傳感等信息技術,逐步探索智慧農機、實時氣象、田間監測等智能生產管理模式,全面推廣無人機飛防作業,增加舞陽縣農機云指揮調度平臺入網機具數量,推動北斗導航等技術與農機裝備深度融合。
舞陽縣還建立了“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科研支撐、農戶受益”的多元推廣體系。政府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制訂推廣規劃、出臺相關政策;企業作為技術和產品的提供者,負責新型農機具的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科研機構提供技術研發和創新支持,為新技術的適應性改良提供支撐;農戶通過參加培訓、示范推廣等活動,享受新技術、新機具帶來的實惠。
舞陽縣農業現代化吸引了一批懂管理、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人才返鄉創業。2024年,舞陽縣遴選75戶農業科技示范主體,示范帶動周邊群眾提升科技種植水平;組建種植業專家服務團,集中培訓農民700余人。一系列舉措為舞陽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為加快建設“三強三美”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舞陽作出了新的貢獻。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