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改造農村危橋9座,投資700多萬元,較“十四五”規劃提前一年半完成農村危橋改造任務……近日,從全市交通工作通報會議上傳來好消息:召陵區率先完成“十四五”農村危橋改造任務,是全省危橋改造數據庫中清零的第一個縣區。
項目提速,“早”謀劃。該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十三五”末就將危橋改造提上鄉村振興重要日程,積極開展農村危橋改造行動。持續轉作風、提效能,根治農村公路“腸梗阻”,對問題突出的危橋登記造冊。按照“四個一批”(及早謀劃一批、積極上報一批、加快開工一批、高質量完成一批)要求,對排查出的9座危橋綜合立項,第一時間上報全省危橋改造項目數據庫,獲得上級資金和政策支持。
加壓驅動,“干”當頭。鄉村要振興,交通須先行。該區在交通工程項目建設上,分步實施、加壓驅動、強力推進。把入庫項目作為全區民生重點工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全區所有橋梁進行集中普查和勘察,列單匯總,集中研判,宜改則改、宜建則建。把入庫項目列入區委、區政府“周交辦、月講評”聯席會議研究事項。區領導班子每周聽取一次專題匯報,每月解決一批重大問題。精心組織,周密安排,部門聯動,把任務分解到單位、明確到具體人,要求在三年內完成“十四五”農村危橋改造任務。
同時,該區紀委監委和區委區政府督查局緊扣時間節點,倒排工期,跟蹤問效,增強了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百年大計,“質”為上。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根據施工節點掛圖作戰。該區按照國家質量標準,從圖紙設計、工程招標、進場條件到原材料購進、技術人才引進層層把關,優勝劣汰。實行工程質量責任追究終身制。工程技術管理人員加強管理,一絲不茍,凡是上一道程序驗收不達標的,堅決不能進入下一道施工環節。交通運輸部門日夜奮戰、攻堅克難,盡心謀事、盡責干事,單項工作爭第一、整體工作創先進。今年5月初,經省交通運輸廳檢查驗收,全區新建、改造橋梁工程優良率達100%,提前一年半完工,在全省率先高質量完成了農村危橋改造任務,跑出了召陵加速度。
據統計,召陵區建區以來,新建、改造農村公路800多公里,新建、改造危橋40余座,總投資2.7億元,確保了全區農村公路的通暢。田振華 何秋杰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