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濟鄭高鐵鄭州首發G9206次列車駛出鄭州東站。
6月20日,濟(南)鄭(州)高鐵濮(陽)鄭(州)段開通運營,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勾畫成型,以鄭州為中心,形成輻射全省17個省轄市的1小時經濟圈、連接周邊省會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通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經過10余年的建設,中原大地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由“紙上藍圖”變為“陸地通途”。
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6月20日,鄭渝高鐵鄭州首發G3401次列車駛出鄭州東站(無人機照片)。
6月20日,濟(南)鄭(州)高鐵濮(陽)鄭(州)段開通運營,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勾畫成型,以鄭州為中心,形成輻射全省17個省轄市的1小時經濟圈、連接周邊省會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通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經過10余年的建設,中原大地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由“紙上藍圖”變為“陸地通途”。
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中鐵電氣化局集團三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工程車上架設鄭徐高鐵接觸網導線(2015年12月7日攝)。
6月20日,濟(南)鄭(州)高鐵濮(陽)鄭(州)段開通運營,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勾畫成型,以鄭州為中心,形成輻射全省17個省轄市的1小時經濟圈、連接周邊省會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通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經過10余年的建設,中原大地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由“紙上藍圖”變為“陸地通途”。
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一輛鋼軌打磨車在鄭渝高鐵河南段的一處彎道作業(2019年7月18日攝)。
6月20日,濟(南)鄭(州)高鐵濮(陽)鄭(州)段開通運營,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勾畫成型,以鄭州為中心,形成輻射全省17個省轄市的1小時經濟圈、連接周邊省會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通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經過10余年的建設,中原大地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由“紙上藍圖”變為“陸地通途”。
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工作人員在鄭渝高鐵河南平頂山段一處施工現場作業(2017年4月29日攝)。
6月20日,濟(南)鄭(州)高鐵濮(陽)鄭(州)段開通運營,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勾畫成型,以鄭州為中心,形成輻射全省17個省轄市的1小時經濟圈、連接周邊省會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通達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時經濟圈。經過10余年的建設,中原大地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由“紙上藍圖”變為“陸地通途”。
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