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馮艷華 韓廣輝)“正是三秋大忙的時候,多虧俺村的王書記,拉來沙土和石子,及時把門口的路墊好了。要不,俺這幾畝地的玉米咋拉回家啊……”9月15日,漯河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姬石鎮某村村民高興地說。
解決群眾燃眉之急的事,作為村里的一級網格員,支部書記王彥軍已經不記得做過多少次了。村里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因某種原因暫停施工,正值秋收季節,坑洼不平的道路,給群眾的出行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引發部分群眾到村委反映。
每次村里有矛盾糾紛,群眾都會第一時間先找村里的網格員反映處理,然后由網格員將問題收集反饋給村兩委和民調員。這是示范區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一個真實寫照。
自“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堅持以“三零”創建為抓手,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不斷探索實施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推動了“平安法治村”創建縱深開展。
“從鄉里退休后,就被聘為村里的民調員,我很喜歡這份工作,也喜歡與群眾打交道,經常與他們聊聊家常,聽聽他們的意見,發現問題苗頭了,有時當場勸勸就沒事了;遇到不能立即解決的,我就和村兩委一塊研究解決。群眾的事解決好了,我也有成就感了”。姬石鎮村級民調員于水海說。退休返聘后的于水海任專職民調員以來,已先后成功處理本村群眾糾紛12起,在基層治理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做好矛盾糾紛源頭預防,該區以村兩委、村民小組代表、優秀黨員代表和村級民調員為主力軍,整合全區社會力量,實行村干部包組、組長包戶、黨員包人,定期走訪入戶,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及時了解鄰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矛盾糾紛,分類梳理匯總,逐級處理反饋。一般性的矛盾糾紛,由村民小組代表和村級民調員負責,就地化解;較為重大、一時難以解決的矛盾糾紛,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分包制度,確定具體責任主體進行化解;對社會負面影響較大的案件,由區主要領導親自關注、親自協調、親自解決,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區、問題不上交”。
“我們專門挑選30名優秀村級民調員作為網格員,嵌入基層網格化管理體系,每天走訪入戶,排查化解農村各類風險隱患,通過一些激勵約束機制,建立了一支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基層維穩管理隊伍,成效還是非常明顯的。”示范區綜治信訪辦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該區通過民調員共調解矛盾糾紛81起,調解成功77起,調解成功率達95%。
該區還深入開展積案百日攻堅活動,成立信訪積案化解工作專班,堅持區級領導帶頭分包信訪案件,明確“四定四包”責任,實現真包、真管、真化解問題,妥善處置了一大批信訪問題和風險隱患,尤其是今年中央聯席辦交辦的9件信訪積案,目前已百分百化解。
在社會治安防控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該區將“一村一法律顧問”、“一村一警”、志愿者等,充實到基層群防群治力量中,配合公安機關常態化開展巡邏防范,積極推廣注冊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提高群眾的電信防詐騙能力,重要場所部位設立治安崗,最大限度擠壓違法犯罪活動空間,全力維護社會治安大局持續和諧穩定。投資建設高標準、現代化視頻監控平臺,全區各主要道口、重點單位、重點部位、人員密集場所等區域,實現監控“無死角”、“全覆蓋”。有效提升轄區治安防控水平。今年全區治安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40%,刑事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70%。
在安全隱患防范方面,該區采取網格化管理運行發現上報的模式,組織全區網格員,圍繞重點企業、城鎮和農村燃氣、高層建筑和“九小”場所等領域,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建立問題清單,臺賬銷號管理,加強跟蹤督辦,堅決筑牢安全生產底線。今年以來,示范區累計開展排查行動200余次,排查出安全生產隱患300余處,未發生一起因隱患整改不到位引發的安全事故。同時,積極開展防汛搶險、防震減災等應急演練,強化安全警示教育,加強群眾宣傳引導,全面提高干部群眾風險辨識、隱患排查治理、事故應急處置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
據了解,在目前開展的“五星”支部爭創中,全區30個行政村都在全力爭創“平安法治星”,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在爭星摘星中不斷增強,基層社會治理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