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熊勇力
通訊員 許 靜 谷亞冰
今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黨建第一責任引領和保障發展第一要務,努力在機關建設和各項工作中走在前、樹標桿,以擔當、忠誠奏出奮進樂章。
融入大局促發展
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圍繞全市中心工作想問題、辦事情。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李思杰等領導帶頭深入一線,圍繞縣區人大換屆、退役軍人保障法貫徹落實等開展高頻次、高質量專項視察,聽民聲、察民情、匯民意、聚民智,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聽取并審議市人民政府關于市區雨污分流工程實施情況、關于全市防汛應急能力建設情況的報告,并出臺審議意見,督促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強化落實,科學精準施策;深刻汲取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沉痛教訓,加強我市河湖保護和管理,促進“四水”同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表決通過《漯河市河湖保護管理條例(草案)》,進一步提高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逆行而上勇擔當
面對疫情,市人大常委會及機關黨員干部敢于擔當,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李思杰帶領班子成員沖在一線,抽調二十余名黨員干部成立8個督導組,對火車站、高速口、公共交通工具等3類哨點22個點位開展不間斷督查,發現問題200余個,現場交辦,督促整改落實;選派7名黨員干部成立疫情防控應急突擊隊,先后馳援臨潁縣杜曲鎮東徐莊村、郾城區淞江街道香陳灣村、臨潁縣石橋鄉吳劉村和三角村,連續奮戰40余天;組織60余名黨員志愿者,在分包的核酸檢測點和小區分班分組開展志愿服務;堅持以法治力量護航疫情防控,及時審議通過10條規范佩戴口罩的決定和12條落實疫情防控相關措施的決定,彰顯了人大力量。
爭先出彩創一流
在全市人大系統創新開展“履職先鋒”和“出彩工作”評選活動,把政治忠誠、勇于擔當、廉潔自律、樂于奉獻的“履職先鋒”選出來,把有創新、有突破、有亮點、有特色、出經驗、出樣板的“出彩工作”典型事例評出來,激勵全市人大工作者擔當作為、拉高標桿,奮勇爭先、開拓創新。對“出彩工作”典型事例實行項目申報備案管理,收集備案各單位上報“出彩工作”重點項目近30項,定期召開督導講評會,激發全市人大系統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常委會工作重點,主動躬身入局,認真研究謀劃,奮力實現單項工作爭第一、整體工作創先進。
能力作風硬起來
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圍繞“提升能力、鍛造作風、實干立身、爭先出彩”,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成立以李思杰任組長的市人大常委會及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出臺活動實施方案,召開動員部署會,周密部署。抓好學習培訓,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開展大學習、大培訓、大練兵活動等30多次。舉辦“十大戰略”系列專題學習活動,邀請“十大戰略”牽頭部門的人員為機關全體干部授課。圍繞“遺憾工作我來談”“出彩工作我來干”“我來人大這兩年”等主題,舉辦人大機關中青年干部論壇,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的綜合能力和業務素質。組織各黨支部圍繞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案件和“聚焦‘關鍵詞’、激發精氣神”專項以案促改,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持續鍛造高質量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的過硬本領,強化優良作風。
隊伍建設添活力
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進一步完善機關干部職工考核評價機制,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風向標、助推器作用,持續實施《漯河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平時考核辦法(試行)》,對科級及以下干部職工實行月考核、季述職、民主評、集體議,創新出臺《漯河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干部職工實績考核辦法(試行)》,從業務工作、重點工作、出彩工作等方面進行評價打分,合理設置加分因素和扣分因素,綜合考核工作實績。出臺《漯河市人大常委會新聞信息宣傳與調研工作考核辦法(試行)》,根據稿件發表層級、被各級領導批示及獲獎情況進行考評計分,按得分高低評出獲獎作品,并給予表彰獎勵,不斷提高人大信息宣傳與調研作品的質量。出臺《漯河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學習強國”平臺在線學習考核辦法(試行)》,督促引導機關干部學在日常、學在經常,更好地推動服務保障常委會及機關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取得新突破。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