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晨陽
5月19日,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副主任吳書清和市人大工作隊的隊員們,正式結束了在臨潁縣石橋鄉的疫情防控工作。
3月下旬以來,我市臨潁縣、郾城區先后出現疫情。危急關頭,吳書清帶領市人大工作隊在戰“疫”一線持續奮戰49天,高質量完成了3個鄉4個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受到當地廣大干部和群眾的一致好評。49天時間里,吳書清和工作隊的隊員們沒有休息過一天,吃盒飯、住板房,常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吳書清說:“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到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也是我們的使命所在。”
臨危受命 逆行而上
奔赴一線顯擔當
臨潁疫情發生后,市人大常委會領導高度重視,第一時間作出部署。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黨員干部聞令而動、逆行出征,火速奔赴戰“疫”一線。
4月1日11點30分,接到市人大常委會通知的吳書清,不顧多年的高血壓、糖尿病,和其他5名同志未吃午飯就迅速集結,在開往臨潁的汽車上完成了人員編組分工,學習了封控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點等相關文件。14點30分,抵達封控區——臨潁縣杜曲鎮東徐莊村后,他們迅速開始摸排情況,進入戰斗狀態。
面對東徐莊村嚴峻的疫情形勢,吳書清帶領隊員們探索建立了“11234”工作機制。整合市、縣、鎮、村及志愿者中的黨員,迅速成立1個臨時黨支部,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戰“疫”一線。在臨時黨支部的帶領下,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快速開展,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建1個指揮部,做到統一領導,“一盤棋”謀劃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反應果斷迅速、運轉高效有序。建立2支志愿者服務隊,緩沖區志愿者服務隊負責聯結內外,封控區村內志愿者服務隊負責日常服務、管控。設立3個功能區,即封控區、緩沖區、辦公區。三個功能區實施物理硬隔離,人員不跨區流動,避免了交叉感染,但又聯動配合,保證了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成立綜合協調、醫療服務、入戶服務、安全保衛4個工作組。各工作組職責分工明確,同時又密切協作,確保了封控區各項封控、服務措施落實落地。
完善規范 精益求精
用行動詮釋責任
“吳副主任非常專業、非常細心。許多我們注意不到的風險點,他都能及時發現。我們真的非常佩服他。”這是跟隨吳書清一直奮戰在戰“疫”一線的郭紅兵對他的評價。
作為一名老黨員,吳書清不顧自身安危,克服重重困難,關鍵時刻沖鋒在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老黨員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天剛剛亮,吳書清就戴上黨員徽章,戴好防護口罩,開始了他忙碌的一天。6點,召開碰頭會;7點,各工作組全面開展工作;8點,入戶服務組上門服務;12點,對封控區進行全面消殺;14點,根據收集的村民需求清單,開展采購、配送等物資保供工作;15點,醫療服務組進入封控區進行全員體溫檢測、健康監測;16點30分,啟動無人機對封控區進行巡查、喊話并錄像;17點30分,召開“日研判日會商日交辦”工作會議,聽取各工作組當天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匯報,明確下一步工作重點;18點,梳理匯總當天疫情防控相關數據信息,并向村民發布最新封控信息;23點,查看封控卡點值班值守人員在崗在位情況;24點,值夜巡查……這是吳書清和工作隊隊員們在封控區的日常工作。
在封控區戰斗的日日夜夜,吳書清和工作隊全體隊員一時一刻不放松、一絲一毫不懈怠,牢牢守住了疫情防線,被群眾稱為“永不熄燈的工作隊”。
面對復雜繁重的封控任務和遇到的實際問題,吳書清和工作隊隊員從“嚴、實、細、優”四個方面,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嚴”,堅持從嚴要求、嚴防死守,嚴格落實封控區“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要求,堅決守牢風險不外溢的第一道防線。村莊只保留一個出入口,周圍全部用鐵皮圍擋封牢,確保封控區真正靜下來。了解到封控區內僅僅依靠巡查小組不能及時掌控全部情況,他們專門協調購置了無人機,不定時進行空中巡查,并利用治安監控系統進行實時監控錄像,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針對封控卡點管控、交接班登記不規范問題,吳書清要求安全保衛組要明確帶班小組長、印制登記表、嚴格交接登記。“實”,封控區內全員核酸檢測、健康監測是及早發現異常情況的重要措施,必須實事求是、實實在在,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應檢盡檢、應監盡監。每天醫療服務組做完核酸檢測采樣后,必須與綜合協調組核對核酸檢測采樣數與封控區內實有人數,對照無誤后方可送檢。“細”,封控區內的封控、服務等工作要細致細心,考慮周全,確保萬無一失。尤其是特殊人員的醫療服務、生活服務,要提前制訂預案,及早研判。為了讓群眾理解疫情防控措施、安心居家,明確專人負責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制作疫情防控知識小視頻,印發《致全體村民的一封信》和《溫馨提醒》小卡片,通過廣播、微信等多種渠道,不間斷提供個人防護、心理疏導等方面的精準服務。“優”,為封控區居民提供優質服務,千方百計滿足他們個性化、多樣性的需求。建立“群眾訴求辦理登記制”,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切實辦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中,吳書清和工作隊的隊員們仍然不忘總結提升,按照國家、省、市有關封控區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和要點要求,結合村莊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明確了4個工作組的職責任務、工作流程,完善了綜合協調、醫療服務、緩沖區志愿服務、封控區志愿服務和安全保衛等6項工作規范,編印了《封控區(香陳灣村)疫情防控工作手冊》,既確保了封控區核酸檢測、健康監測、入戶服務、安全保衛等工作高效開展、規范操作,又為可能發生疫情的其他村快速有效封控提供了借鑒。
秉持初心 牢記使命
用真情溫暖民心
“一名懷孕30多周的孕婦,按照醫生要求必須每周去醫院產檢。”得知情況后,吳書清立即聯系相關醫院,協調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幫助該孕婦做好圍產期日常的衛生保健。
封控區一名癌癥患者的部分藥品,基層醫院無法提供。吳書清了解情況后,主動聯系市中心醫院,第一時間派專人專車購買并送藥上門。
封控區的一名危重病人,吳書清安排專人負責,多次上門看望慰問,并協助病人通過手機視頻電話與家人“線上見面”。
“密切關注、及時回應居民訴求,嚴格按照工作規范流程,認真抓好每日健康監測、需求清單收集、物資采購配送等重點工作,幫忙解決群眾實際困難,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吳書清告訴記者。對于封控區內“老弱病殘幼”特殊群體,他們實行鎮干部、村組干部、志愿者、醫護人員、公安干警“五包一”責任制,并印制發放明白卡,做到“雙明白、雙清楚、心貼心”。指導動員鄉賢、愛心人士等開展“伸援手、獻愛心”捐贈活動。
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讓群眾倍感溫暖。“辛苦了!”“感謝你們!”“點贊!”“五星好評!”這些簡單、樸實的話語,是對吳書清和工作隊隊員們最大的褒獎。
踐行初心使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腳踏實地干出來的。吳書清和市人大工作隊隊員齊心協力,共筑疫情防控銅墻鐵壁,用實際行動守護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