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家長,請你停車入位。”“學生們注意安全,當心車輛。”……上下學的高峰期,郾城區中小學和幼兒園校門前“愛心護學崗”的志愿者都面帶微笑站在執勤點上,反復提醒著過往行人和學生。這是郾城區教育局“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的一個縮影。
2020年以來,郾城區教育局以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以文明單位創建為抓手,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提升干部職工的綜合素養,增強凝聚力、團隊戰斗力,不斷推動全區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為漯河文明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該局黨組努力在“抓長”與“常抓”上下功夫,著力構建文明單位創建長效機制。一是建立黨組織分包聯系制度。2020年,該區10所小學、4所中學、36家校外培訓機構、1家青少年活動中心和1家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共上報分包點位52個。二是實行學校黨支部書記責任制。該局明確各學校“一把手”為創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構建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學校上下齊參與的機制。三是積極參與“三無”小區治理。該局機關黨支部主動與農行家屬院對接,投資4萬余元硬化、美化小區地面,粉刷墻壁,更換創文展板。
該局黨組通過開展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激發全員文明單位創建活力。在機關院內打造黨建文化長廊,創辦“微語初心堂”微信黨建陣地;堅持每周五主題黨日集中學習,規定黨員每周自學時間不少于4個小時,要求每天寫學習筆記,并定期抽查。該局在全區中小學舉行“抗疫先進事跡百場宣講報告會”,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開展“不忘初心 立德樹人”主題演講活動,引導干部職工用實際行動塑造文明有禮的教育工作者形象;組織干部職工多次集中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提高干部職工的法律意識;在各股室制訂文明行為規范,懸掛遵德守禮宣傳提示牌,提升干部職工的文明素養。
該局探究家校共育模式,積極舉辦“文明市民大講堂”,組織開展護學崗志愿服務活動。截至目前,“文明市民大講堂”已成功舉辦近30期,受教育家長突破15萬人次。疫情期間,“文明市民大講堂”改為線上授課,第15期的“漯河市郾城區:文明市民大講堂,助力疫情防控”一文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上被數萬網友轉發點贊。在檢查校外培訓機構創文工作落實情況中,該局分包點位的工作人員,盡職盡責指導校外培訓機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完善部門工作機制,引導他們規范、文明辦學。
2020年以來,郾城區教育局先后獲得省教育宣傳先進單位、市“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先進集體、市文明單位、“十佳市民”評選先進單位等30項榮譽稱號。李軍營 潘范學 潘 麗
責編:瘦馬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