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軟實力。一個地區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企業無論大小,都盼著有良好的營商環境,讓自己能輕裝前行、快速奔跑。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切實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難點,2020年以來,市住建局不斷加快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優化審批流程,按照“能簡則簡、能快則快、能優則優”的原則,按下便民“快捷鍵”,跑出服務“加速度”,使我市建設工程項目審批效能、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多項住建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市住建局將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面對面”解決問題,“肩并肩”共謀企業發展,用心用情打造特色服務品牌,以高質量的營商環境推動“十四五”開好頭、起好步。
簡化審批流程 跑出服務“加速度”
作為辦理建筑許可的牽頭部門,去年以來,市住建局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根據《河南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2020版)》,市住建局提請市政府研究出臺了《關于印發漯河市優化營商環境辦理建筑許可提升專項方案的通知》,協調相關單位先后出臺了40多個配套文件,建立健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體系,確保審批全流程、各環節都有嚴密的制度保障。
2021年3月,市住建局印發了《漯河市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差異化管理辦法》,起草了《關于漯河市工程建設項目實行“拿地即開工”改革的通知》和《關于公布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證豁免清單(試行)的通知》,進一步優化流程,簡化審批手續。
截至目前,市住建局牽頭推進的全市建設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已經完成8大類工程建設項目流程圖的梳理再造,涵蓋我市確定的23項審批事項。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有379個項目在工改系統中運行,其中市直78個,源匯區37個,郾城區58個,召陵區72個,舞陽縣64個,臨潁縣70個。2020年,我市共辦理并聯審批1000件,并聯審批率83%,全省排名第三。在此工作基礎上,市住建局又進一步規范中介服務行為。目前,進駐網上中介服務平臺的中介機構共301家,進駐事項55項,使我市中介超市的建設和運行走在全省前列。
市住建局進一步精簡工程項目的審批環節、壓縮辦理時限,將全流程審批時限最長的“漯河市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房屋建筑類)審批事項”的時限,由原來的88個工作日壓縮至66個工作日;將“漯河市小型社會投資項目審批事項”辦理建筑許可的環節精簡至5個,時限壓縮至16個工作日;將“漯河市小型低風險倉儲項目審批事項”辦理建筑許可的環節精簡至4個,時限壓縮至11.5個工作日。
2020年12月,市住建局發布了《漯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社會投資低風險小型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試行告知承諾制的通知》,針對社會投資低風險小型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辦理試行告知承諾制,企業按要求作出承諾后不再進行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將直接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廠房竣工驗收前完成人防審批工作即可。
在出臺各項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的同時,市住建局積極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對照事項“顆?;鍐?rdquo;,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涉及事項進行梳理,共確認事項103項,梳理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等漯河特色工改事項10項。
2021年1月,市住建局印發了《漯河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工改系統實行工程建設項目“會商機制”的通知》,在工改系統上線“會商機制”模塊,在項目錄入系統過程中通過“會商機制”解決流程推送不準確的問題,讓審批速度更快。
“放管服”改革精準發力
從線下交易到線上交易、從“見面開標”到“不見面開標”,從部分公開到全部公開……市住建局蹄疾步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多年來,市住建局堅持以打造高質量“陽光交易”平臺為目標,深入推進“陽光漯河”建設工作,其中多項工作處于全省乃至全國領先地位。市住建局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優化營商環境十佳機構,榮獲2019年度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創新舉措獎,還在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經驗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00多個重點項目實現“不見面開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52個項目實現“不見面開標”,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支撐。
市住建局研究出臺了《漯河市住建局“企業服務日”活動方案》,通過開展“企業服務日”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2020年,市住建局共召開座談會6次、現場辦公會48次,幫助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設計企業、招投標代理企業解決各類問題260多個。對于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市住建局將其列入臺賬、跟蹤督辦,或為企業提供建議、解決思路。
市住建局還推出“容缺審批”服務舉措,實行施工許可“一站式”辦理,使企業不再重復提交資料,實現不見面受理,多部門同時審核、審批,壓縮辦結時間,減輕企業辦事負擔。取消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備案、合同備案、工程質量監督登記、工程安全監督備案……市住建局將這些環節并入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環節,實行“一個窗口受理、后臺信息流轉”,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讓信息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
在建設工程質量方面,市住建局將監督檢查變為主動服務,并不斷提升服務水平。該局將工程竣工驗收時間,由提前7個工作日告知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改為提前5個工作日;將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出具質量監督報告的時間,由5個工作日壓縮為1個工作日;在工程施工期間的監督抽查抽測工作中,不再要求參建單位進行書面報驗。這些便民舉措,得到參建單位的一致好評。
業務“線上辦” 高效透明
市住建局積極完善審批管理系統,使之與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監管系統、省政務服務網、市政務服務平臺、市網上中介超市互聯互通,增加了系統辦件數據回傳、項目信息自動抓取、統一用戶身份認證、中介服務結果推送等功能,實現了項目全流程電子監察、待辦業務短信提醒、一張表單在線填報、數據實時共享等,提高了審批效率。
按照市政府“所有工程建設項目必須通過工改系統上線辦理”的要求,市住建局與市發改委、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督促相關部門和縣區、功能區通過工改系統上線辦理項目。同時,該局運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實時掌握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辦理進度,建立了移動端可視化的重點工程項目手續辦理通報督導平臺,通過“市民之家”微信公眾號,直觀、實時地將辦理進度向社會公眾展示,接受企業、群眾監督。
市住建局認真梳理營商環境評價反饋問題,扎實整改。他們還指導參與施工單位進行申報材料模擬填報工作,進一步提高申報效率。
除此之外,市住建局還建立了樣本企業庫,牽頭完成辦理建筑許可241家樣本企業的選取及分包工作,要求企業確定填報人并落實AB角制度,做到有備無患。
為提高審批管理系統網上辦理效率,切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市住建局積極組織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工作人員及網絡公司技術人員,分別到各縣區、功能區開展系統使用培訓和項目演練。他們還組織開展了漯河市2020年度優化營商環境辦理建筑許可專題培訓,對各縣區、功能區工改成員單位業務人員進行培訓,指導各縣區、功能區工改牽頭部門制作審批流程圖及審批事項清單,并通過報刊、網站、“漯河工改辦”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多角度、多渠道進行宣傳報道,介紹我市工改工作動態和相關政策,讓老百姓能夠了解我市的各項政策、措施。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市住建局將持續發揚孺子牛精神,俯下身為企業送服務、解難題,為企業扎根漯河謀發展增信心、添動力。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