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戶勝利是五一路社區鐵路小區的居民。不管小區居民誰家有事,他都會二話不說立刻去幫忙。五一路社居委主任李愛紅說,戶勝利樂于助人,整個社區都知道。
3月23日,記者在鐵路小區見到戶勝利時,他正忙著幫小區居民找快遞。戶勝利在鐵路小區負責看管車棚。“我要保證大家的車子安全,確保車棚消防安全。”戶勝利笑著告訴記者自己的職責。戶勝利做這份工作,小區居民十分滿意。大家的電動車在車棚充電,有人擔心車子充電時間過長不安全,就拜托戶勝利在車子充滿電后幫忙拔掉插頭。戶勝利總是爽快地答應,每隔兩三個小時就去看看。時間長了,他就掌握了一些電動車充電知識,還能鑒別出電動車電池質量好壞,并為車主提供維修保養建議。他的這份用心和細心讓不少居民贊嘆。
除了看管好車棚,戶勝利在小區還有很多活兒。“他幫大家收快遞、送快遞、修水電、抬東西……有的鄰居中午買菜,連孩子都放他那兒。”小區居民崔愛民說,戶勝利的熱心在小區有口皆碑。只要看到有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著重物,戶勝利就會主動幫忙。小區居民不在家,有快遞或者物品需要存放,只要給戶勝利說一聲,東西就會被妥善保管。“有勝利叔在,省心!”小區一名年輕人說,自己曾在車棚存放網購的電視機,戶勝利主動提出幫他抬上樓,讓他十分感動。據了解,小區一位老人生病時,戶勝利還跑上跑下為老人送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戶勝利沖鋒在前,積極為小區居民送生活用品,協助社居委幫助小區居民解決問題。
面對小區居民的贊揚,戶勝利表示,自己腿腳麻利、身體健康,在小區住了二十多年,跟小區居民早已有了感情。大家有難處,他就上前搭把手。“大家都是自己人,互相幫忙很正常。我在這里生活很開心。”戶勝利說。
友善如公民德行的陽光,為人際關系注入正能量,為社會和諧提供潤滑劑?,F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顯著區別,就是人與人的交往突破了血緣地域的限制,構建起一個“陌生人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親善、互助、友愛變得尤為珍貴。 五一路社區鐵路小區居民戶勝利就是我市眾多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代表之一。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