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曉甫)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探索“互聯網+監管”模式,開展分類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助力高質量發展。2020年,市市場監管局共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261次,聯合其他部門開展“雙隨機”執法35次,抽查市場主體18860個,抽查結果全部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公示。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實現全省“十個率先”。近年來,我市逐漸形成了以搭建一個平臺、列出一個清單、用好“一張網”、健全一套機制為特色的“漯河經驗”。我市率先在全省開展市場監管部門和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率先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雙隨機、一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率先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納入政府目標考核和政府依法行政考核;率先開展跨部門聯合抽查;率先由政府出臺“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文件;率先建立“一單兩庫一細則”,“雙隨機”抽查覆蓋范圍最廣;率先建立起非市場主體檢查對象庫并進行抽查;率先委托第三方機構對“雙隨機”檢查對象年報真實性進行審計;率先建立了集中培訓、現場檢查、抽查結果公示等一系列制度;率先構建起“政府主導、市場監管部門牽頭、各部門聯動、綜合執法”的工作格局,做到“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工作全國領先。我市是全省唯一的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確定為全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工作試點的城市。率先在全省建立企業信用數據庫,目前共有涉企信息362萬余條。率先在全省制定企業信用評價標準,出臺了《漯河市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監管暫行辦法》《漯河市食品行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辦法》《漯河市食品行業信用風險分級評價細則》。率先開發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系統。市市場監管局自主開發了“漯河市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實現企業信用風險可視化、信用監管智能化。率先在全省探索出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模式。全市講信用分類結果有效運用到“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中,針對不同信用等級企業采取不同監管方式,提高了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一張網”約束,實施聯合懲戒。目前,我市在“一張網”上歸集、公示各類企業信用信息100余萬條。“一張網”投入使用以來,先后有6078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其中2213家企業在問題得到整改后被移出經營異常名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多部門的聯合懲戒和正負激勵作用得到有效發揮,“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監管目標逐步實現。
責編:翟柯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