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進峰是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郾城大隊大隊長。很多人對他的印象是他有一副沙啞的嗓子。
行人闖紅燈得喊、車輛闖紅燈得喊、疏導交通也得喊……我市創文期間,袁進峰帶領大隊民警、輔警投身創文一線,每天都要為文明交通不停地“發聲”。“一天下來喊話幾百次,著急起來聲音還會越來越大,完全顧不得嗓子。”1月15日,袁進峰對記者說。
“主要是教育。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靠罰款提升的。”在處理違法行為時,袁進峰總是耐心細致地給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群眾做思想工作,讓他們認識到自身的行為不僅違反了法律法規,還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不負責任。特別是對于外地車輛的輕微違章行為,駕駛人認識到錯誤后,袁進峰總是予以放行,不扣證、不罰款。他說:“很多外地司機可能一輩子就到漯河一次,希望留給他們的是美好回憶,而不是一張不近人情的罰單!”
除了文明執法,他還要求同事熱情服務。袁進峰常常對同事說:“既然站在了馬路上,就要樹立文明形象。”在他們的轄區,交警、輔警幫助老人、兒童和行動不便的人過馬路等好人好事不斷涌現。
2020年7月,因下暴雨,沙北多地積水嚴重,袁進峰帶領民警、輔警到轄區各個涵洞口、路口疏導交通、實施交通管制、救助受困群眾及車輛。腳泡白了、腿站腫了,他毫無怨言。同月,袁進峰的兒子參加高考,當時正值創文關鍵時期,他沒有休假陪孩子,而是認真做好轄區各考點附近路段的交通管制工作。“干工作就要認真負責。我相信他會理解的。”袁進峰用堅守詮釋了一名交通警察的擔當。
“創文成果來之不易,良好的交通秩序需要鞏固提升,希望大家繼續努力,維護好文明漯河的良好形象。”袁進峰說。
責編:翟柯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