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為指導,以項目招大引強、工業優化升級、骨干企業培育、服務業發展、縣域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等“六項重大攻堅”為統攬,持續推進產業集群培育和發展載體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我市始終把集群培育工作放在優先位置。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突出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動能轉換,著力培育發展特色產業集群,特別是千億食品產業集群持續壯大提升,實現了由規模效益向質量效益的轉變,加快向綠色化、高端化、國際化邁進。
產業規模持續壯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總量不斷做大。圍繞打造最具競爭力的中國食品名城,深入實施食品“超千億計劃”和骨干企業培育工程,設立食品產業基金,不斷深化企業服務,持續做大做強食品產業。目前,全市擁有各類食品企業7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食品企業211家,年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企業35家、超50億元企業3家,2016年食品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600億元,占全市工業的60%,占全省食品產業的1/6,成為全省萬億食品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二是體系日趨完備。在國家統計局統計的22類食品行業中,我市擁有18大類、50多個系列、上千個品種,實現了食品工業的原料基地化、產品系列化、銷售網絡化、企業集團化、產業國際化,形成了完整的肉制品、面制品、乳制品、休閑食品、果蔬加工等產業鏈,年產銷肉制品680萬噸、世界第一,日產休閑食品3500噸、全國第一,年加工轉化糧食1200萬噸、全省第一,年加工飲料307萬噸、全省第一,火腿腸、冷鮮肉、麻辣面制品等單品產銷量全國第一。三是名企名牌薈萃。臨潁縣、郾城區、源匯區等3個縣區成為“全國食品工業百強縣區”,全市食品行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4個,中國名牌產品4個,河南省著名商標49個,河南省名牌產品27個,進駐世界500強企業15家,行業百強企業56家。
產業轉型持續推進。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市場需求特別是消費升級新趨勢,著力以科技創新、業態創新引領食品產業向高端化、國際化轉型。加大研發創新力度,推動產品換檔升級,提升中高端供給能力。食品行業擁有博士后研發基地4個、院士工作站3個,肉制品、休閑食品“國”字號食品檢驗檢測機構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1家。大力實施“互聯網+食品”專項行動,雙匯集團籌建全國最大的食品電商企業——雙匯商城,阿里巴巴漯河食品產業帶上線企業突破1000家,線上交易額突破40億元,帶動線下交易額超百億元。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本土企業通過開展國際合作、靠大聯大、戰略重組加快轉型,
產業配套持續加強。圍繞食品產業集群化發展,推進產業鏈拓展延伸和配套完善。實施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和補短板、補鏈條、補支撐為主要內容的“三品三補”戰略,形成上下游緊密協作配套體系,提高全產業鏈編輯能力。圍繞提升制造業效率和節省成本,推進制造業與服務業互為配套、相互融合、互促共進。增強人才支撐保障能力。建設發展食品專業人才培養和職業教育院校,并充分利用全市職業教育資源,通過訂單培養、校企合作等多種模式,為食品產業量身培育一大批專業人才。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