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遍漯東大地:截至2016年12月31日,召陵區空氣質量全年優良天數達到190天,同比增加34天;黑河、汾河出境斷面水質實現建區以來首次穩定達標……天藍了,水綠了,人居環境改善了,召陵區環保攻堅百日決戰圓滿收官。
一增一減間,召陵區打贏了一場漂亮的環保攻堅戰。環保攻堅百日決戰啟動以來,召陵區利劍出鞘,鐵腕治污,攻克難點,打造亮點,踏出了一個個堅實腳印:全區黏土磚瓦窯場全部拆除,漯周路、漯上路、渭河路道路揚塵得到整治,污染圍城綜合整治首戰告捷,市定環境保護工作目標任務全部完成。
鐵腕治理
讓環保“老大難”成為歷史
1月18日,漯河騰耀新型墻體材料有限公司的墻磚生產車間一派繁忙景象。“我們先后投入100多萬元,對廠區路面進行硬化,對料場全部密閉、覆蓋,加裝噴淋設施,脫硫數據與市環保局聯網,在線實時監控。”公司負責人郭亞萍坦言,加大環保治理力度后,公司發展步入“快車道”。
騰耀公司地處召陵鎮付莊村。召陵鎮曾是全市黏土磚瓦窯場集中地。在異常艱難的困局中,在各項指標壓力之下,召陵區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誓要徹底剜除這個污染環境、違法占地、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毒瘤”。重拳出擊之下,目前,全區70多座黏土磚瓦窯場已全部拆除,同時對56座窯場實施復墾。
召陵區乘勝而上,以強力打擊小、散、亂、差企業為抓手,嚴格落實環保治理“三個凡是”,即“凡是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一律關停轉產;凡是達不到環保要求的企業,一律停產整頓;凡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一律依法嚴懲。”
嚴厲打擊,就要打出威勢!2016年9月以來,召陵區集中聯合執法16次,對違法生產的小冶煉、小電鍍、小塑料等小、散、亂、差企業強制關停取締,讓破壞生態、污染環境者無處藏身。截至目前,共依法集中關停、拆除違法企業156家,立案查處18家,抓捕違法企業主10人,網上追逃2人,對違法企業形成了震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隨著黏土磚瓦窯場和小、散、亂、差企業銷聲匿跡以及新型環保企業的悄然興起,召陵區環保“老大難”漸成歷史。
上下聯動
讓看似不可能成為可能
“之前想都不敢想,俺村人常走的渭河路會有這么大的變化!”翟莊街道龍塘村村民李國付喜滋滋地談及渭河路的變化。順著李國付手指的方向,記者一路望去,只見水泥路平坦干凈,垃圾箱擺放有序,路邊翠竹和妙趣橫生的宣傳畫,更讓整條路平添了幾分韻味。
渭河路橫穿馮莊村、龍塘村、柳莊村三個村莊,道路兩側多年來存在小、散、亂、差企業,并存在污染圍城、垃圾圍城、養殖圍城現象。這條路上每天往來群眾眾多,用“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來形容渭河路絲毫不為過。乘環保攻堅百日決戰的東風,渭河路大整改自此拉開帷幕,歷經硬化、綠化、美化等系列蛻變,渭河路從群眾頻頻“吐槽路”變身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形象路”。
攻堅克難,不進則退。召陵區依靠鋼鐵般的意志,沖破藩籬,讓諸多不可能成為可能。目前,黑河、汾河出境斷面水質已實現建區以來首次達標;際華3515皮革皮鞋有限公司國控監測點每天以克論凈,深度保潔,PM2.5、PM10數值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建成區內散燒燃煤銷售點全部取締;環保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任務全面完成,全區已清理項目314個,完成率達100%。
一系列不可能成為可能的背后,是召陵全區上下的不懈努力。召陵區先后召開動員會、黨政聯席會、區長辦公會等專題會議15次,研究部署環保攻堅二次戰役,并成立環保攻堅百日決戰指揮部、污染圍城及“城中村”、城郊村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制訂重點工作臺賬,各級領導干部力量下沉,深入一線作戰,各部門配合聯動,齊抓共管,合力攻堅。同時,營造聲勢,實現底層突破,打通各級宣傳通道。
至此,召陵干群齊心協力,上下鉚足勁,行為與思路高頻共振,將揚塵治理、水污染防治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共創碧水藍天美好家園。
創新思路
產業轉型發展成主流
環保紅線倒逼產業轉型,環保警鐘督促綠色發展。隨著“要GDP,更要綠色GDP”的呼聲日漸高漲,漯周路上的一家小煉鉛廠如今也悄然綠色轉型,成為一個駕駛員培訓學校。
徹底鏟除污染源,不給非法排污企業留有任何生存空間,這是召陵區的決心。同時杜絕一拆了之,走活轉型發展“一盤棋”,這也是召陵區環保攻堅路上的創新之舉。
合著環保攻堅百日決戰吹響的激昂號角,以抑塵、控煤、治污等為手段的召陵有史以來最為猛烈的環保攻堅行動拉開大幕,一項項剛性舉措相繼出臺,倒逼污染企業刮骨療毒,斷尾求生,去疴求存,攻堅求進,一批批整治成果接連顯現。
在“五大圍城”治理上,涉及13個行政村的123個養殖場(戶),全部整改到位,部分養殖場正逐步改建;在黏土磚瓦窯場整治上,拆窯復墾、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成主流。
從被動治理到主動作為,從短期治理到長效機制,從部門治理到全社會共同參與,環保攻堅百日決戰強化了召陵人的環保意識,彰顯了召陵人的治污決心。在全市環保攻堅二次戰役引領下,召陵區將以更大的決心、更硬的措施,堅決打贏環保攻堅持久戰,推動召陵突圍突破,向環境佳、產業優、生態美的新召陵闊步邁進。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