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天橋街道圍繞疫情防控廣泛發動、凝聚力量,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21支志愿服務隊,增設37個志愿服務崗,發動300名志愿者堅守一線,以各功能性黨支部為前沿堡壘,緊緊依靠和發動群眾,帶領轄區黨員義工、志愿者同心抗擊疫情,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志愿同行 守望相助共戰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天橋街道快速集結各類志愿力量開展硬核防控,據統計,年三十以來轄區有300余位志愿者報名參加抗疫志愿服務,加入志愿服務隊活躍在社區一線。志愿者們走上街頭,懸掛宣傳標語500幅、發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倡議書》1萬余份,手持小喇叭、出動宣傳車循環播放防控知識,并結合微信群、qq群,線上線下多方位提高轄區居民對防治的知曉率。不僅如此,志愿者們還積極響應“我為大家守一天,大家為我守一周”守望相助共抗疫情公益活動,在小區門口輪班值守,做好出入登記、體溫測量和聚集人群勸離等工作,通過一系列舉措堅定了居民群眾疫情防控的信念,消除了群眾恐懼心理,切實凝聚了人心。
高擎黨旗 黨員義工沖鋒在前
天橋街道黨工委向黨員們發出“紅色召集令”,轄區120位黨員志愿者率先請戰,組建“黨員義工”志愿服務隊、承擔了轄區14個單排樓的管理防控工作。他們把平時為群眾提供的磨刀、理發等服務,改成走街串戶,當好疫情防控的“示范員”、“宣傳員”、“防疫員”、“服務員”,協助社區做好設卡布控、上門摸排、衛生健康知識宣傳等志愿服務工作。從大年三十開始黨員志愿者們就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天橋“黨員義工”再次成為了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成為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最美麗的“逆行者”。當前,疫情逐漸平穩,黨員志愿者們又“重操舊業”,與天橋義工的志愿者們共同推出“志愿服務預約”活動,每5天開展一次,為居民提供理發、磨刀等服務,安全有序地組織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挺身而出 社區“大管家”堅守防疫一線
面對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天橋轄區37位小區樓院長們挺身而出,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爭當社區防疫“大管家”,守護小區居民的生命安全。李青云是漓江路社區315小區樓院長,也是有45年黨齡的老黨員,每天清晨天還未亮的時候,她已胸前佩戴黨徽、身穿紅色馬甲,堅守在315小區門口。不僅如此,她還幫助老年人、殘疾人等行動不便的居民將在街道戰“疫”超市聯盟購買的物品送上門,受到了居民群眾的一致稱贊。
勇擔重任 青年志愿者踐行青春使命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天橋街道團委成立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動員轄區團員干部、青年志愿者積極參加。這支平均年齡不到28歲的青年志愿者隊伍走上街頭,頂風冒雪,同社區干部一起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青春使命。為使居民的生活不受影響,突擊隊每2人一組,為轄區孤寡老人、身體不便的居民上門送菜、消毒,親切叮囑他們有需要隨時與他們聯系,溫暖了居民的心,發揮了青年志愿者的生力軍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吹響號角 “迷彩”身影筑牢戰疫防線
在這場“戰疫”中,天橋轄區還有很多退役軍人、基干民兵用行動書寫了“若有戰、召必回”的責任與擔當。向戰而行、逆流而上!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面對轄區“三多一雜”的不利因素,廣大退役軍人、民兵聞令而動,主動放棄春節假期,積極支援疫情防控,他們用日夜堅守換來百姓的健康平安,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本色”。
愛心捐贈 并肩戰疫凝聚人心
志愿者們在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同時,還主動捐資捐物,自發向防疫一線獻愛心。天氣寒冷,愛心人士石娜偉免費送來30頂帳篷,為值守人員搭起了溫暖的“避風港”。社區志愿者拓金秀、王翠閣一起每天給工作人員送去熱騰騰的胡辣湯、菜饃、稀飯,溫暖了大家的心。志愿者們不僅向社區送來方便面、飲料、火腿腸、水果等食品,酒精、84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他們還積極參與愛心捐款,截止目前,天橋街道已收到各界志愿者捐款34000元。錢財有價,愛心無價,一股股暖流凝聚成愛心力量,譜寫了一曲全民參與、共防疫情的贊歌。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斗爭中,天橋街道廣大志愿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用愛筑起一道安全屏障,讓我們一起攜手打贏這場“戰疫”,迎來春暖花開的美好時節?。ㄍㄓ崋T:徐思遠 )
責任編輯:黃曉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