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不少小區的物業公司開始收取物業費,但總有一些業主遲遲不交納費用。為此,不少物業公司“放大招”,比如,業主拖欠物業費,公布其名字等。這些方式雖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也將物業和業主推至針尖對麥芒的地步。
物業
催交招數各不同
12月16日,在市區遼河路某小區門口,記者看到有幾塊展板,上面公布了拖欠物業費的業主名字、單位和拖欠時間。從名單上看,有些業主拖欠物業費長達兩年。
“有的業主我們多次催交,但總是以各種理由拒絕,所以我們才采取了這種方法。”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有部分業主補交了物業費后,展板上的名字已經抹去。
近日,在五一路某小區,業主陳女士發現門禁卡打不開小區的門。
“前一天還能使用,今天咋不能用了?是我的卡壞了嗎?”不解的陳女士詢問門衛得知,原來是沒有交納物業費,門禁卡被系統設置成了停用。
隨后,陳女士交納了物業費,門禁卡恢復了正常。
在淞江路與舟山路交叉口附近一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有一位業主好幾年沒有交納物業費了,現在公司已經訴訟至了法院。
說起收物業費的困難,遼河路某小區物業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說:“現在小區業主不斷要求提高服務質量,監控攝像頭、路燈等設施壞了,維修也需要錢。由于物業費不能足額收取,很難維持小區正常運轉。”
“每年收物業費,至少提前半年就開始通知,總有少部分業主拒交。如果不想一些辦法,收取會更困難。”該工作人員說,令他不解的是,有些居民對物業有意見,但問哪里需要改進,又沒人肯站出來指明。
業主
有不滿也有無心
“物業給我們提供了啥服務,大門門禁形同虛設,高層水壓小影響我們生活,想讓我們交物業費,先把服務搞上去。”居住在淞江路某小區的一位居民說,自己確實沒有交2019年的物業費,雖然被催了幾次,但因為小區高層二次增壓問題一直沒有解決,他也就一直拖欠著。
采訪中,有市民表示,自己沒交物業費并不是故意為之。
“我們平時上班早出晚歸,有時候忙起來確實是忘記了。”居住在海河路某小區的張女士說,希望物業能開通微信收費或者延長工作時間,這樣方便上班人員。
此外,也有市民表示,自己不交或者遲交物業費的原因是常年不在小區居住,房屋空置,有時候難免錯過交費時間。
律師
拒不交物業費 可訴至法院
針對物業與業主在交物業費時出現的緊張關系,河南瀾業律師事務所的蔡俊濤律師介紹,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業主應當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交物業服務費。若違反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無正當理由逾期不交或拒絕交物業服務費的,則業主委員會有權督促其限期交付;逾期仍不交付的,物業管理企業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然,業主如果遇到不負責、未履行服務職責的物業公司,是有權拒交物業費的,但理由要充分,要保留相關證據,并先與物業公司交涉,告訴他們哪里做得不對。
鑒于享有物業服務合同解除權的是業主委員會而不是單個業主,業主要及時向業主委員會反應訴求,沒有成立業主委員會的要積極與所在的社居委溝通,早日成立業主委員會以便日后的維權。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