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多天的學習,我現在已經能熟練組裝這種LED燈了。真想不到,我在家隔壁就能打工掙錢了,現在試用期就能拿1500塊錢哩!”2月2日上午,在舞陽縣蓮花鎮大趙村,村民樊可可一邊在車間組裝燈管,一邊開心地對記者說,“在家門口打工掙錢,基本上不耽誤回家給孩子做飯,照顧公公婆婆,農忙時也不耽誤收種,真的很得勁!”
讓樊可可感覺既掙錢又得勁的這家電子廠,是在外務工多年的村民趙豪杰返鄉創業興辦的。
今年37歲的趙豪杰,在黃河科技大學學的是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后,他就去深圳闖蕩。憑著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勤奮努力的工作態度,他先后在富士康、華為等大公司打工。車間組裝工、銷售員、管理人員……
可以說,趙豪杰把電子企業的生產和管理工作做了一遍,熟悉了各個環節,為他以后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7年5月,趙豪杰受邀到漯河一家規模不大的電子廠從事銷售工作。每月幾千萬的銷售額,讓他清楚看到LED外露燈市場的巨大前景。于是,自主創業、不當打工仔的夢想在他心中萌芽。
“孩子從小做事就穩重可靠。他說要自己做事,看他很有信心,我也盡全力支持他,讓他實現自己的夢想。”趙豪杰的父親說。
說干就干。去從年下半年開始,趙豪杰就開始籌備建廠事宜。他注冊了公司,購買了設備,然后聯系進貨的原材料渠道,以及銷售事宜。好在組裝燈管對車間的環境要求不高,為了節省場地費用,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趙豪杰把自己家偌大的庭院經過整理改造,建成了生產車間,把房屋當作倉庫。
2018年10月份,趙豪杰返鄉創業的電子廠正式成立。幾個月來,他除了安排買進生產LED外露燈所需的燈珠、線路板、線材等原材料,就是對從村里選的首批8名工人進行技術培訓。
“其實,最關鍵的是生產人員的技術能力和熟練程度,我在培訓員工方面投入的精力最多,因為這關系著產品的質量,而產品的質量又關系著企業的生命,所以這方面馬虎不得。”趙豪杰認真地說。
看著工人們的組裝技術越來越熟練,趙豪杰很是欣慰,他說:“我非常看好這一行業的發展前景,力爭在一年內把產值做到1000萬元。然后把利潤投入擴大再生產,讓村里更多的勞動力來就業,特別是貧困家庭的人員,我會安排他們優先上崗,帶動他們脫貧致富,讓他們的生活好起來,這也算是我回報家鄉父老鄉親的一種方式吧!”
未來,趙豪杰計劃生產經營正常之后,再增加其他電子產品的組裝生產。待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時,在村里找場地建成標準廠房,吸納更多的村民進廠就業。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