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牙齒脫落十分常見。數據顯示,我國10個中老年人中便有8~9人存在牙齒脫落的問題。然而許多中老年人認為,牙齒松動、脫落都是自然衰老的結果,就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即使影響到日常進食也不及時修補。
專家提醒,牙齒長期空缺可加速剩下的好牙松動、脫落,給口腔健康乃至個人生活帶來多方面的不良影響,為免后患,建議及時補上。
掉牙不修補會加速鄰牙松動
掉牙后長期不進行修復,缺牙間隙兩側的牙就會向缺牙區傾斜、伸長,導致食物嵌塞、牙齒松動、缺牙區牙槽骨萎縮等一系列問題。而且,一顆牙齒的松動或缺失之后,患者只好側重使用一側的牙齒,使之過度疲勞而加速松動、脫落。而且,牙齒脫落后的缺口容易藏污納垢,容易引發牙周炎癥、口腔潰瘍等問題。因此,缺牙要及時修復。
無牙產生三大弊端
當口腔里連一顆牙齒都沒有時,會產生如下弊端:
1.咀嚼困難。牙齒沒了自然沒辦法咀嚼食物,食物咀嚼不爛就會增加腸胃負擔,造成消化不良,影響營養吸收,久而久之將導致腸胃炎。
2.損害形象。患者在張口說話或者笑時,可露出大部分舌頭和兩側的口腔黏膜。而且,沒有牙齒支撐的唇面頰部萎陷,令人愈顯蒼老。個人的整體形象受損不利于社交,還可令人產生頹喪等不良心理。
3.發音不全。說話發音時,氣流要經上下牙齒之間沖出口外,故開口的大小與聲音的變化有密切關系,而前牙的舌面、切緣又是發音時舌位變化的重要引導標志,所以牙齒缺失會導致發音不準確,聽起來像漏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