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過后,8月19日下午,記者來到召陵區鄧襄鎮韓店村等村莊,看到部分地塊玉米倒伏嚴重,有些農田還出現了積水。
在鄧襄鎮韓店村,村民韓發亮正站在自己兩畝多的玉米地前愁眉不展。“昨天晚上刮的風太厲害了,降雨量也大,兩畝多玉米全部被刮倒了。”韓發亮手里拿著幾根小繩子,準備把玉米植株捆起來扶正。記者看到,在韓發亮的田地旁邊,一塊種植大豆的田地里出現了積水。“農業專家說先用繩子把這些倒伏的玉米捆到一起,再扶起來,這樣能有效避免減產。”說完,韓發亮開始下地里干起活來。
“這次降雨雨量分布不均,加上局部大風天氣,導致了我市部分農田玉米出現倒伏,有的田地還出現了積水。”市農業局種植業科科長喬德喜告訴記者。
喬德喜說,對于地勢較低,田間有積水的地塊,要及時疏通溝渠,做好排水除澇工作,防止田間漬害。對于倒伏的玉米,要及時捆扶植株,改善通風透光。
“倒伏玉米可趁雨后土地濕軟時及時進行扶株,5~6株玉米(上部)捆扎一起,以增加通風透光及防止蟋蟀為害和霉變發芽。”喬德喜說,玉米倒伏后常易發生病蟲害,因此還要做好防治病蟲害工作。
“針對完全倒伏,收獲無望的田地,農民通過向養殖場出售帶穗玉米秸稈,每畝可收入400元~500元,有效降低減產帶來的經濟損失。”喬德喜說,農民也可以考慮提前收獲玉米。因為目前玉米正處于灌漿中期階段,也是鮮食的最好時期,對倒伏的田塊,也可及時收獲鮮玉米出售,做到受災不減收。
記者從市農業局獲悉,目前市農業局已經下發通知,要求全市各縣(區)農技人員立即奔赴縣鄉村,深入田間指導農民采取措施抗災救災,使暴雨造成的的災害降低到最小限度,奪取秋糧豐收。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