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我市志愿者李建平佩戴著有全國唯一編號的志愿者服務證,和其他志愿者一道,利用周六上午的休息時間到沙河銀河灣景點附近,向市民宣傳“創文”內容,撿拾垃圾,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這一天,在我市網絡注冊志愿者中,李建平成為服務時長最長的志愿者,志愿服務時長累計超過1000多小時。
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自今年3月底開始志愿者網上注冊認證以來,截至7月2日零時,我市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中注冊的志愿者已達105961人。其中已通過審核的實名認證清冊志愿者100227人,僅7月1日網上志愿者注冊就超過2萬人;志愿者團體認證880個,注冊服務項目2192個;注冊志愿者開展活動2179次,總服務247182.5小時。
記者登錄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看到,志愿者個人和組織找到認證所在地,就可以按要求進行實名認證,志愿者填報的服務領域包含社區、文明、青年、文化、醫療、教育和助殘等。審核通過后,志愿者可選擇參加志愿團體和項目,志愿團體可招募志愿者及管理項目,還可查詢和下載相關志愿服務記錄證明。而且,這里不但可以注冊成為志愿者,還能尋求志愿者為自己提供服務。
“經過網上實名注冊認證后的志愿者,持有志愿服務證,是作為志愿者參加服務的基本憑證,也就是說是個人的志愿者身份證明。志愿者網上注冊實行實名制,一人一號不可重復注冊。”市文明辦副主任孫海武告訴記者,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行的注冊志愿者制度,是為了建設一支以注冊志愿者為骨干的服務隊伍。進一步建立健全志愿者組織體系,完善工作機制,規范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對志愿服務事業的全面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目前,全市已建成“文明使者”志愿服務站21O個、學雷鋒志愿服務點39個,成立志愿服務隊900多個,全市各級各類志愿者22萬多人,在網上實名注冊的志愿者己接近半數。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