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期間,臨潁縣堅持行政推動、技術支持和資金扶持并舉,充分調動鄉村秸稈禁燒主體的積極性,嚴格控制小麥割茬高度低于12厘米,推進以秸稈機械粉碎還田為主,其他方式為補充的秸稈利用方式,努力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率98%以上的目標,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從5月20日開始,該縣成立專門工作機構、督查督導組織,除了大力宣傳秸稈禁燒工作的重要意義外,目前正在強化網格化管理,認真推進“藍天衛士”的重要作用,教育廣大農民群眾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提高禁燒秸稈的自覺性。
據悉,該縣“藍天衛士”全面監控要求24小時巡查,各級參與秸稈禁燒的人員按照要求到崗到位,鄉鎮(管理辦公室)成立禁燒應急處置組織,第一時間將督查和監控發現的火點撲滅;氣象部門及時提供衛星監測結果和確認位置,環保部門搞好大氣環境污染監測,與省環保廳、市環保局搞好銜接,及時了解省環保廳、市環保局對秸稈焚燒火點的監測情況;農機部門搞好農機調度,做好收割機械還田工作。
同時,縣督查組嚴格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分包鄉鎮(管理辦公室)部門按照分包工作方案明確的任務配合其做好禁燒;移動公司要提供全程技術服務,保證“藍天衛士”監控系統正常運行。并及時通過媒體和其他渠道及時公布督查情況,將禁燒結果作為年終考核鄉鎮(管理辦公室)的重要內容。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