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即將到來,我市旅游部門近日開展宣傳活動,提醒大家在愉快出行的同時,要做一個文明有禮的游客。
隨著經濟發展、物質豐富,許多人選擇外出旅游,既放松身心又欣賞美景。然而,一些不文明旅游行為時有發生,亂丟垃圾、隨地吐痰、隨意插隊、亂摸文物、無忌喧鬧等,嚴重影響景區環境,損害其他游客權益。如何讓文明旅游成為一種自覺,值得每個人深思,亦是對國人素質的一項重大考驗。
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先從制度層面對旅游行為進行約束,使其成為不文明旅游行為的“緊箍咒”。近年來,隨著國家旅游局《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的施行,旅游過程中的不文明現象逐漸減少。然而,從媒體爆出的不文明旅游事件中可以看出,仍有一些游客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引發不文明行為,甚至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對此,我們務必高度重視,熟悉有關旅游法規,在有效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同時,做到遵紀守法、文明出行。
文明出游,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營造優質旅游環境。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得了的。文明旅游需要多方面的協力配合、共同努力,讓游客養成良好的旅游習慣,才是上策。各級、各部門尤其是旅游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文明旅游的教育引導,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
文明旅游,從大處說,塑造著一個國家的外在形象,顯示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從小處講,體現了游客個人的文明素質,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形象。讓我們從不丟礦泉水瓶、不亂寫亂畫這樣的細節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帶動他人,營造良好的旅游社會環境,讓文明旅游成為一種自覺,讓大家都能愉快出行。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