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手工材料領回家,晚上成品送到廠,時間自由、多勞多得。”12月26日,說起村里就業幫扶協理員幫自己找到的這份制作假發的工作,舞陽縣侯集鎮端公劉村脫貧戶鄭愛琴感到很滿意。
穩定就業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路徑。在漯河市,每個行政村都有一名就業幫扶協理員,對本村勞動力就業情況開展拉網式排查,列出務工需求清單和崗位需求清單,幫助脫貧人口、監測對象“應就業盡就業”。
就地就近促就業、技能培訓穩就業、返鄉創業帶就業、職稱評審助就業……漯河市推出的一項項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助推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就業增收。今年以來,全市已舉辦18場農村勞動力“直播帶崗”專場招聘活動,幫助3200余名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返鄉創業市場主體達8萬多個,帶動23萬多人就業,其中脫貧勞動力6600余人。
“地里的菜賣完了,壓在我心里的石頭落地了!”前段時間,召陵區老窩鎮老許村脫貧戶許學勤家的蔬菜銷路不暢,在漯河市鄉村振興局的協調下,愛心商家的采購車直接開到地頭,他家的蔬菜被采購一空。
漯河積極創建國家消費幫扶示范城市,打造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1+N”消費幫扶模式,促進幫扶產業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持續深入開展消費幫扶“六進”、消費幫扶助農增收暨“關愛你我他(她)·溫暖千萬家”、“萬企興萬村”等活動,營造了“人人關注消費幫扶、人人參與消費幫扶”的濃厚氛圍,今年累計幫助脫貧地區銷售農副產品37.15億元。
產業幫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一招。漯河以“三鏈同構、農食融合”為抓手,整合“碎片化”扶貧資產,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田園增收、電商幫扶、龍頭企業帶動等產業幫扶“十大行動”,助力脫貧戶增收;與中國農科院開展“服務‘三個轉向’科技包市”戰略合作,探索出黃淮海區域夏玉米密植高產高質新模式,助推主糧產業提質增效促增收。
巧用大數據,打好返貧致貧監測“預防針”。漯河運用“進群眾門、知群眾盼、排群眾難、解群眾愁、暖群眾心”的“五群”工作法,依托“區塊鏈+防返貧致貧監測幫扶”信息系統,對全市“三類人群”和一般農戶返貧致貧風險進行實時動態監測,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今年以來,全市新識別監測對象822戶2808人,累計監測幫扶6326戶19820人。
同時,漯河扎實開展“五星”支部創建,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持之以恒移風易俗,全市鄉村換新貌、農民展笑顏,美好生活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鋪展。
據《河南日報》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