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孩子們在休閑廣場嬉戲玩耍,老人們一邊健身、一邊話家常……11月14日,記者走進召陵區青年鎮青年村,一幅祥和宜居的幸福鄉村畫卷展現在眼前。

寬闊整潔的文化廣場成為村民休閑好去處。
“俺村曾是省定貧困村。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在2019年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去年,俺村被召陵區評為2021年度鄉村振興‘一三五’行動紅旗引領示范村。”召陵區總工會駐青年鎮青年村第一書記孫江橋對記者說。
“以前,村里只有一條路得到了硬化,到了晚上村里黑燈瞎火,沒人愿意出來。”孫江橋說。近年來,青年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內47條入戶路全部實現水泥硬化,新修了下水管道,整治村中坑塘16個,有效解決了村內雨天積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難的問題;栽種行道樹,修建集中供水廠和污水處理廠,建設兩座高標準沖水式公廁,太陽能路燈遍布村內各條道路。
在村莊環境美起來的同時,青年村集體經濟也逐步發展壯大,產業扶貧基地、光伏發電站等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創收20萬元。這些收入除了用于保障脫貧戶不返貧,其余用于改善人居環境、產業扶持等。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健全“一約五會”制度,提升村民文明素養。邀請文藝團進村演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創辦農民夜校,配備電腦、桌椅等設施,免費開展生產技術、家政服務技能等培訓;建成文化大舞臺、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大河數字文化書屋等,提高村民生活質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青年村多次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報告中提及的鄉村振興新舉措、描繪的美麗鄉村新愿景,成為全村上下學習討論的熱點話題。大家表示,要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奮勇前行的強大動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共繪美麗鄉村新畫卷。
下一步,青年村將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繼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以王拱壁紀念館為依托,發展第三產業。招引鄉賢返鄉創辦火鍋料廠。目前,標準化廠房建設已完成。火鍋料廠投產后,附近村莊將新增香蔥、姜、大蒜、辣椒等種植2000多畝。”孫江橋說,屆時,青年村將依托種植合作社,采取“基地+農戶”模式,實現原材料訂單化種植和產、銷、加工一條龍,做大做強鄉村特色產業。同時,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力爭使青年村實現產業旺、環境美、農民富,讓青年村更加青春亮麗。(記者:張玲玲)
責編:翟婷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