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中國銀行保險報》主辦的2022第三屆中國壽險業轉型發展峰會在貴州遵義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為“以人民為中心 走好高質量轉型之路”。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白凱在峰會上表示,壽險業高質量發展轉型正當其時。今年以來,盡管我們面臨復雜的外部發展形勢和國際局勢,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壽險行業作為民生保障“安全網”、經濟運行“減震器”、社會發展“穩定器”的功能沒有改變。壽險產品對于滿足人們規避風險、經濟補償的作用沒有改變,壽險行業仍處在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白凱
具體來看,第一,社會結構變化帶來客戶群體的新變化。當前,我國社會結構、人口結構已發生重大改變,這種改變對壽險業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催生了新的需求。
白凱認為,隨著老齡社會的全面到來,老齡群體所面臨的風險管理、養老長壽、失能護理等需求都將推動商業壽險公司不斷優化產品供給、持續優化產品服務。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也出現一些新的社會群體,包括80后、90后、00后等,以及3億新市民、新脫貧人口和新可承保人群,他們對于保險消費的需求、保險消費的理解與以往都有很大的不同,正成為壽險業未來的增量客戶群。
第二,回歸保障本源,為壽險業發展提供重要遵循。在國家整體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中,壽險有其自身的定位和使命。
“這個定位就是‘保險姓保’,這是壽險獨有的賽道。” 白凱表示,當下“惠民保”產品的熱銷,證明市場對于保障型產品需求強烈。壽險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回歸保險初心,回歸保障本源,深入研究“惠民保”熱銷背后的市場需求點,通過完善產品設計,豐富產品保障,強化產品服務,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第三,營銷體制改革將會為壽險業提供新的發展功能。白凱表示,銀保監會相繼出臺有關政策,推進營銷體制不斷健全完善,不斷強化銷售隊伍的監管,以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和保險行業發展規律和發展要求。
“這些政策的陸續出臺,將有助于進一步優化行業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升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改變行業的整體形象,為壽險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白凱說。
此外,白凱還表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治本之策。一是要堅持“保險為民”,持續豐富供給側產品及服務;二是要堅持“守正創新”,以機制變革培育新增長點;三是要堅持防范風險,筑牢高質量發展安全屏障。
“構建新發展格局,探索新發展模式,必須堅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白凱稱,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因素,要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強化依法合規經營、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強化風險排查預警處置,做好自己的事,以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構筑全方位的風險防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