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對年輕人來說再熟悉不過。近兩年,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加入網購大軍,成為網絡消費的新生力量。11月14日,記者采訪了多位熱衷網購的老年人,傾聽他們的網購感受和困惑。
網購成老年人新樂趣
“一接到快遞員的電話,我就像收到禮物一樣開心。”今年69歲的退休職工李阿姨說,自從她學會了網購,家里的一些生活用品都是在網上買的。記者看到,李阿姨家的客廳里擺放著幾件她剛網購回來的商品。
“網上的東西不僅種類多,還比超市里的便宜。”退休后,市民王阿姨學會了網購,取快遞已經成為生活常態。談話間,王阿姨熟練地操作著手機,時不時翻出收藏的心儀商品讓記者看。
“看孩子們網購的東西不錯,我忍不住讓他們教教我。我學會網購后,女兒幫我在支付寶上存了1000塊錢。”王阿姨說,女兒幫著下載了購物軟件,并耐心地教她注冊賬號、搜索商品、點擊購買。嘗試了幾遍后,王阿姨就學會了。
記者了解到,一些老年人選擇網購,一是因為商品便宜,二是將網購作為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
“學會網購后,媽媽開心了許多。昨天,下班回家,我發現媽媽穿了一件新衛衣,一問才知道是她自己網購的。”市民肖雅說,“取快遞時,媽媽心情特別好。網購讓她的生活變得有趣了。”
最近,肖雅80多歲的姥姥也喜歡上了網購。根據姥姥的需求,肖雅給她找好商品鏈接。“姥姥拿著我的手機選中商品后,我幫她下單。看著姥姥開心的樣子,家人也很高興。”肖雅表示,網購讓家人之間多了一些話題。
網購有樂趣也有煩惱
網購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便利和樂趣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煩惱。
李阿姨表示,去年,她還對網購比較抗拒,一是對網購商品不放心,二是擔心錢存在網購平臺上會丟失。沒想到,學會網購后,她卻喜歡上了。不過,不是每次網購都稱心如意,她偶爾會遇到商品質量不過關的問題。“都是小物件,不能用就算了,我也懶得退。”李阿姨說。
“上個月,我買了兩斤核桃。平臺頁面上描述得很好,畫面也很吸引人。到貨后,我發現核桃已經變味了。”退休職工杜阿姨說,她本來想退貨,后來想想一共才二十多塊錢,便把核桃扔了。
記者了解到,像李阿姨和杜阿姨一樣的老年人有很多。他們即便對網購的商品不滿意,卻很少選擇退貨。
記者發現,網購平臺越來越規范,部分平臺還推出了適老化模式,首頁圖片與名稱被放大,重要信息以單排方式清晰地展現出來,方便老年人篩選商品。總體來說,網購讓一些老年人的生活變得更方便。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學會網購后,不少老年人減少了外出購物的次數,降低了感染風險。
市消費者協會提醒老年朋友,網購時切勿貪便宜,要學會看買家評價,貨比三家,根據自身需求謹慎下單。同時,盡量在兒女的指導下購買。遇到糾紛時,要及時向家人或有關部門求助。子女需要經常給老人講一些防網絡詐騙的知識,提高老人識別網絡詐騙的能力,防范風險。(記者:張麗霞)
責編:翟婷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