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堅持創新引領,把握發展機遇,將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聚焦重大項目建設,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為我市創新之城、食品名城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緊抓項目建設,重塑發展優勢。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堅持抓總抓重抓要,把首批4個重大項目、重點工作作為推動戰略實施的重中之重。省食品實驗室籌建緊鑼密鼓,“1+5+N”(1個省食品實驗室、5所高校、N個創新研發平臺)體系已經形成。市檢驗檢測園建設起步良好,整合全市檢驗檢測資源,構建全市整體一個大園區,臨潁縣、郾城區、召陵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共同推進的“1+5”建設模式。目前,該項目已列入全省創建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一區三園”總體規劃。中試基地建設水平全面提升,新增投資3000多萬元,新建中試生產線6條,原有的10條生產線全部進行了升級改造,直接增加企業銷售收入113.5億元。優化辦學條件,提升辦學水平,積極支持高校申本。目前,漯河食品職業學院申本工作正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召陵校區加快建設。
緊抓人才引聚,夯實智力支撐。聚焦構建“1+8+N ”現代產業體系,統籌推進政策性、市場化、協同式招才引智,引進用好雙發力,數量質量雙提升。政策體系更加完善,聚焦高層次人才認定支持、子女入學等事項,研究出臺一系列針對性強的政策,進一步提升我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引育力度不斷加大,統籌實施“百優計劃”人才云招聘和省食品實驗室、倍增企業、高校申本等專項引才行動,常態化開辟招才引智綠色通道。截至目前,已有5100多人簽約或達成意向,其中院士3人,研究生、副高以上職稱高層次人才和清華、北大等名校畢業生141人。人才生態持續優化,構建“一站式”人才服務體系,實施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受理”的服務新模式。
緊抓環境營造,做優生態內涵。在全省率先出臺創新生態評價辦法,目前全社會研發投入、財政科技支出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56.6%、56.8%,均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不斷優化營商環境,2021年度創新創業活躍度指標考核位居全省第四。培育創新主體激發內生力,全市666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86.7%;實施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培育省創新龍頭企業2家、省“瞪羚”企業4家。搭建創新平臺增強承載力,確定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培育對象50家、市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對象13家。創新金融服務提高保障力,大力實施“科技貸”,幫助9家企業爭取省級貸款6000萬元,同比增長88%;積極推進市級“科技貸”,設立3000萬元重大科技創新專項資金。
下一步,創新驅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指揮部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持續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增強創新主體整體實力,進一步加大優秀人才引聚力度,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