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是職業道德的靈魂,為個人安身立命奠定基礎,為社會發展進步注入活力。正是依靠敬業奉獻,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敬業樂業的民族,必定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民族;缺乏敬業精神的社會,難免被人詬病和輕蔑。
李宜聰就是我市眾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代表之一。
李宜聰是漯河技師學院汽車工程系的一名教師。她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新將中華經典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經典的同時,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2013年,李宜聰到漯河技師學院任教。她發現學生的文化水平、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需要進一步提高,于是開始了多種嘗試,最終在2018年暑假帶領孩子參加公益晨讀時,受到啟發,將中華經典引進課堂。
李宜聰帶領學生,先后誦讀了《大學》《論語》等,每周開展讀經典、講故事文化交流活動,還舉辦傳統文化知識競賽,以賽促學,營造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學生們每周在國旗下背誦展示,放假時錄音打卡,并積極參與“好書大家讀”等活動,從不間斷。
李宜聰利用寒假每周開一次線上班會,在班級微信群和家長微信群里提醒并鼓勵學生堅持。其間,她邀請吉林省長春市八十五中的優秀語文教師劉洋舉辦了以“英雄是怎樣煉成的——《西游記》導讀”為主題的系列講座,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在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學生們發生了良好的變化。“誦讀經典讓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F在的我不再亂發脾氣了。”“我在《論語》誦讀中學會了要寬容他人、誠實做人。”“誦讀經典,我的心胸更加開闊,更加感恩父母、老師,與同學的關系也更融洽了。”……學生們誦讀經典后寫下的心得體會,更堅定了李宜聰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念。
在李宜聰的呼吁和帶動下,漯河技師學院南北兩個校區的學生都開始了經典誦讀。“誦讀經典的過程,就是讓學生不斷與先賢對話的過程。”李宜聰表示,接下來,她將繼續探索,充分發揮中華經典的教育作用,為學生的成長助力添彩。(記者:陶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