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如何做好預防
(1)公共場所工作人員要自行健康監測,若出現新冠肺炎的可疑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精神稍差、惡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不要帶病上班。
(2)若發現新冠肺炎的可疑癥狀者,工作人員應要求其離開。
(3)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觸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4)保持公共場所內空氣流通。保證空調系統或排氣扇運轉正常,定期清洗空調濾網,加強開窗通風換氣。
(5)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6)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
(7)疾病流行地區,公眾應盡量減少前往公共場所,尤其是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和空氣流通較差的地方。
公共交通工具如何做好預防
(1)發生疾病流行地區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崗工作人員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并每日做好健康監測。
(2)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準備體溫計、口罩等物品。
(3)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清潔與消毒頻次,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記錄和標識。
(4)保持公共交通工具良好的通風狀態。
(5)保持車站、車廂內的衛生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6)做好人員的工作與輪休安排,確保司乘人員得到足夠休息。
老人、兒童等特殊人群如何做好防護
老人、兒童應做好日常防護,勤洗手,外出戴口罩,注意平衡膳食,合理營養,適度運動,保持居住環境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普通家庭如何做好居家消毒
在疾病流行期間,外出回家后,應及時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或用含醇洗手液或消毒劑進行手部消毒。桌椅等物體表面每天做好清潔,并定期消毒。有客人(身體健康狀況不明)來訪后,及時對室內相關物體表面進行消毒,可選擇合法有效的消毒劑或消毒濕巾擦拭消毒。室內做好通風換氣,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冬天開窗通風時,需注意避免室內外溫差大而引起感冒。
物體表面可選擇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劑或消毒濕巾擦拭。手部皮膚建議選擇有效的消毒劑如碘伏、含氯消毒劑和過氧化氫消毒劑等手部皮膚消毒劑或速干手消毒劑擦拭消毒。
5.家中出現新冠肺炎患者時,該采取何種消毒措施
患者離開后(如住院、死亡、解除隔離等),應進行終末消毒。終末消毒的對象包括:室內地面、墻壁、桌椅等家具臺面、門把手、患者餐飲具、衣服和被褥等生活用品、玩具、衛生間等。終末消毒一般由專業人員完成,具體可聯系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其他家庭成員為密切接觸者,應接受14天醫學觀察。(更多健康文章請關注漯河健康教育公眾微信號)
市健康教育所提供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