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 丹)今年以來,按照《漯河市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2022年度工作要點》安排,市委、市政府成立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指揮部和融入鄭州都市圈專項規劃、國道107京港線漯河境新建工程項目工作專班,形成了“指揮部+工作專班”的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全市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之城。
科學規劃,積極融入。高質量編制國土空間發展規劃,初步完成“三區三線”劃定工作,加強空間規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等配套銜接,推動形成資源高效集約利用、空間布局整體優化的良好局面。圍繞融入鄭州都市圈“1個目標、5個定位”深入謀劃,結合我市實際和未來發展需要,做好融入鄭州都市圈專項規劃。統籌市域空間結構、功能定位、資源配置、產業體系、公共服務等,將市域一體化作為融入鄭州都市圈的重要抓手,打造功能完善、內外兼修、精致精美的宜居宜業之城。
項目先行,有序開發。搶抓國家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機遇,聚焦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提出的五個重點領域和今后一段時期需要建設的項目,圍繞國家政策導向、中央資金投向,謀劃漯河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50個,總投資近2000億元。不斷完善城市功能,交通路沙河大橋改造工程、凌云山路北橋及翠華山路北橋按時通車,桐柏山路南伸、韶山路南伸等工程完工,許信高速、西環新建等工程有序推進,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不斷提升;深入開展棚戶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改造,唐人街、五里廟等棚改工程積極推進,63個老舊小區改造提質工程全部啟動建設;做實城市“里子工程”“避險工程”,馬溝污水處理廠(二期)配套污水管網工程、嵩山南路等道路排水工程、市區易澇積水點整治工程等全部完工,黑河東支泵站建設有序推進;龍江生態城水系建設工程(一期)、沙澧河二期綜合整治及源匯區唐江河生態水系連通工程積極推進,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得到提升。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對接,積極爭取基礎設施領域中央預算內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等,有力支持了我市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
聚焦關鍵,夯實基礎。扎實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圍繞落實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建立工作機制,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轉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鎮化。聚焦“四好農村路”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常態化整治、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水系綜合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等,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發展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體系構建。截至目前,我市已有200多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進入聯合體發展,共創建1個國家級、2個省級、16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鄉村經濟發展日益多元化。
深化改革,融合發展。加快城鄉要素雙向流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工作,提高縣、鄉、村醫療服務能力,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持續擴大。積極爭取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用于農業轉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城市基礎設施運行維護等方面,落實“人地錢”掛鉤配套政策。
下一步,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指揮部將緊緊圍繞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聚焦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持續優化頂層設計和城市發展布局,著力補齊城鎮化短板,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推進城鄉發展機制體制創新,充分釋放新型城鎮化的巨大內需潛力和發展動能。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