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我市實際吸收外資、引進省外資金、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指標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全市經濟總量連年邁上新臺階。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達1721.1億元,同比增長9.1%,建市以來首次增速居全省第一位,成功躋身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全國百強行列。
十年來,一批開放招商的“漯河經驗”“漯河作法”叫響省內外,“三鏈同構”、推動食品產業向縱深發展的成功經驗受到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圖譜招商的典型做法在全省招商大會上推廣、被《經濟日報》等多家央媒報道。
十年來,全市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企業開辦時間實現1個工作日以內辦結,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量居全省第一,“一證通辦”獲國家級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
黨的十八大以來,因改革而生、靠開放而興的漯河市,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強力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全力打造服務“雙循環”的內陸開放高地,開放招商結出累累碩果,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澎湃動力。
開放招商旗幟越擎越高,開放招商機制更加完善。沒有大開放、大招商,就沒有漯河的大發展。多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每年都要召開全市性的大會,表彰和鼓勵招商先進縣區、部門、駐外招商機構,嘉獎一線招商人員,聘請“漯河市招商大使”。出臺《漯河市開放招商實施方案》《漯河市招商引資工作推進機制》,修訂完善《漯河市招商引資考評辦法》,建立招商引資“周動態、月通報、季講評、年終考評”等督導問效機制。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和“二分之一工作法”,各級職能部門堅持全程參與招商引資,各級招商隊伍實施長效化、專業化招商。“十三五”期間,市、縣(區)黨政“一把手”帶隊赴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閩東南等重點區域,累計開展招商活動590余批次;各級招商小分隊高頻率、大密度外出找線索、談項目,先后促成一大批知名企業和重大項目簽約落地,形成了市縣聯動、廣泛參與、專業攻堅、共促落地的良好招商格局。
“三鏈同構”成效顯著,精準招商新招頻出。“三鏈同構”成就新輝煌。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鏈同構”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升,謀劃實施“六個打通”,持續推進“六項舉措”,推動全市食品產業朝著打造3000億級以上的食品全產業鏈、5000億級以上的食品產業生態的目標奮力沖刺。圖譜招商蹚出新路子。圍繞培育和打造“1+8+N”現代產業體系,分區域、分行業繪制成《漯河市食品產業鏈招商圖譜》及20套細分領域產業鏈招商圖譜,為全市精準招商提供科學依據,有效破解了產業定位同質化、招商盲目化等突出問題。《經濟日報》對此進行了深入報道。“云招商”增添新動能。積極克服疫情不利影響,通過密集“云推介”、廣泛“云對接”、開展“云簽約”等方式,將招商引資工作變“面對面”為“屏對屏”、“手牽手”為“線連線”,把招商陣地由線下轉移到線上,實現招商工作數字化、線上化。在今年為期50天的“云招商·添動能”活動中,全市累計開展“云招商”系列活動336批次,新掌握招商線索270條,對接推動項目378個,簽約產業項目63個,投資總額達424.1億元。
承接轉移質效提升,漯河“朋友圈”越來越大。變區位交通優勢為樞紐經濟優勢,不斷深化對外開放水平。漯河經北部灣港至泰國的國際貨運班列開通,成為河南首條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班列。周漯平高速(漯河段)、平漯周高鐵(漯河段)前期工作全面展開,漯河港開港復航,建成“公鐵水”立體交通網,漯河市直通長三角的重大交通戰略藍圖逐步實現。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持續做大“合作共贏”朋友圈。積極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歐洲國家使領館經濟商務參贊及境外僑商組織的對接聯絡,積極招引跨國公司、國際巨頭。截至2021年,與我市有經貿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25個。搶抓產業轉移機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項目。緊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閩東南、川渝等重點區域,設立漯河市駐上海投資服務中心、漯河市駐北京招商聯絡處等市、縣兩級駐外招商機構34個,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行業10強、上市公司,積極吸引境內外資金,大力承接產業轉移項目。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全市實際利用境外資金48.4億美元,同比增長37%;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259.2億元,同比增長53.8%;累計引進頤海海底撈調味料、鹽津鋪子河南基地、建泰科技工業小鎮等10億元以上項目151個,華潤怡寶中部基地、協鑫新能源產業鏈等國內外500強、上市公司、行業龍頭投資項目147個,引進知名企業和重大項目數量、質量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開放平臺日趨完善,產業集聚區發展提檔增速。過去十年,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影響力持續提升,特別是食博會實現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型后,策劃水平、組織水平、管理水平、服務水平日益提高,實現了從服務企業到引領產業的功能升級,已成為我市開放招商的重要平臺,促成市政府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食博會已成為涵蓋食品全產業鏈條的知名行業會展,年均約800家企業參展。在2018中國會展產業評選活動中,食博會獲得“改革開放40年,40個品牌展覽會”和“十佳特色展覽會”殊榮。中國(漯河)電子商務產業園成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雙匯公用型保稅倉成為全省首家公用型冷鏈保稅倉庫;漯河港開港通航、漯河海關開關運行、保稅物流中心(B型)正在加緊申建;經濟技術開發區成功進入全國百強,成為我省第二個挺入全國百強的國家級經開區;臨潁、舞陽兩縣產業集聚區升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沙澧產業集聚區升格為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這為我市更好融入“雙循環”提供了重要載體和有力支撐。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漯河首創”全省矚目。投資促進政策持續完善,先后出臺《關于堅持“三鏈同構”著力打造完善豐滿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的工作部署》《關于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若干規定》《漯河市支持工業經濟健康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漯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辦法》《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產業政策,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取消調整行政職權47項,“一證通辦”獲得國家級“2020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建成全省首個地市級“互聯網+監管”平臺,開發完成全省首個電子營業執照線下應用場景,食品藥品經營“多證合一”改革在全省率先啟動,企業開辦時間縮減至1天,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量居全省第一。營商環境綜合評價居全省第六位。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信用監測評價中躍居第25位、持續保持全省第一,成功創建國家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工作推進機制持續完善,建立重點項目建設、服務企業、城建交通工程三個市政府周例會制度,一大批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中的用地、環評、融資、拆遷、技改等方面的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